6月7日下午3时,国新办就刚印发的《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和国家发改委、国家医保局有关负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会上强调,医院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构建新体系,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医院,减少跨省就医。发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其次是引领新趋势,加强临床专科建设。推广多学科诊疗、日间手术等服务模式;此外,要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深化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方式等重点领域改革,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同病同质同价
中成药市场会怎么变?
会上,关于支付方式改革的问题是最受媒体
此外,医保局还探索了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推动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鼓励中医与对应的西医病种实现“同病同质同价”。
据了解,广西柳州医保局自年6月起,结合DRG付费标准,应用中西医同城同病同质同效同价的改革理念。为防止实施中医疗效价值付费后,可能出现的低指征入院、医疗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柳州医保局专家制定了每个疗效价值付费病种的临床路径,以此确定相应的准入标准,包括中医和西医诊断标准、收入院标准、住院基本治疗路径、住院天数、出院疗效判定标准等。
从地方实践来看,未来中医诊疗将更加标准化,而且在适应证研究上将体现更佳的临床优势。
米内网数据显示,医院终端中成药市场规模近亿元,同比下滑12.48%。广东的超级采购联盟拟纳入集采范围的59个中成药,绝大部分是临床大品种。“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中成药市场再现下滑,心脑血管疾病用药独占鳌头、神经系统疾病用药逆势增长。
产品TOP10中,10个产品销售额均超过20亿元,7个为独家品种,但重磅注射剂品种销售额大跌。
如果按病种付费加速实践,我认为,中药企业应提前应对,注重循证证据,在主适应证上做文章。”有市场专家称,适应证要聚焦,剂型策略上也是一个差异化竞争的切入点。
取消了药品和耗材加成后,医院的“预算+成本”管理就更加重要,支付方式的改革直接影响处方行为。
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
县域市场迎来新机会?
要构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体系,需通过发挥医院在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的牵头和引领作用。目前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试点工作:选择河北、辽宁、山西、福建、安徽、云南等8个省开展试点工作,促成的10个项目都已建成,并先后投入使用。医院,42个科室的三级、四级高难度手术的占比已超过65%。医院医院,在云南投入运营两年,先心病的手术总量已连续两年在西南地区排名第一,住院期间的死亡率从5.6%已下降到2.6%。
从监测数据来看,这些项目对留住当地甚至周边的患者都起到了明显作用。在河南有一个区域医疗中心,医院医院,开业后年整个河医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儿下降幅度非常大,门诊下降63.1%,住院下降51.3%。医院医院投入运营后,医院患者外转率同比下降了79.3%,而且有患者外转的科室从原来的12个下降到6个。
照这样的趋势推测,区域医疗将会大幅改变患者就医流向。换句话说,用药市场也将向基层下沉。可是,从米内网数据看,年公立基层医疗终端销售额为亿元,同比下降了11.8%;乡镇卫生院市场销售额为亿元,同比下滑23%。流量在下沉,而终端市场在下滑,这是什么原因?
专家认为,主要还是跟基层诊疗能力不足直接相关。年上半年,阿斯利康中国市场营收达26.59亿美元,逆势增长14%,主要得益于县域市场的表现抵消了大城市业绩的消减;诺华制药在高血压、血糖、血脂、心衰、眼科、免疫皮科等广泛疾病领域下沉基层;百济神州也成立了专职县域肿瘤团队,负责包括替雷利珠单抗、泽布替尼、地舒单抗、来那度胺等重磅新产品。
再如,修正药业的药品销售额大部分来自农村、城镇等基层市场;扬子江的药品销售额也有不少来自农村、城镇。可见,药到基层,科室建设、医患教育更要到基层。
编辑:陈雪薇
5年内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配备中医医师
CMPMA?中国医药物资协会?来源:中国中医
近日,经浙江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同意,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了《浙江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同时计划投资亿元作为落地《规划》的重要抓手。这是浙江省首次系统编制涵盖中医药事业和产业的整体发展规划,也是全国首个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
《规划》对浙江省中医药发展的现实基础、主要问题和发展环境进行全面“望闻问切”,系统梳理了“浙派中医”十大流派、41个地方特色中医流派等。《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浙江省中医药发展的“七大体系”重点任务,即着力打造整合型中医药服务体系、构建现代中药产业体系、创新“中医药+”跨界融合体系、构筑高水平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引育体系、完善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开放发展体系、构建整体智治的中医药治理体系,一共包括34条具体任务举措。
此外强调打造“四大品牌”的中医药发展定位:一是全力打造“浙里中医”服务品牌。坚持“建高地、夯基层、筑网络”,完善整合型中医药服务体系。二是全力打造“浙产中药”产业品牌。提高道地药材质量,推动现代中药发展。三是全力打造“浙中医药+”创新品牌。协同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四是全力打造“浙派中医”文化品牌。强化中医药古典医籍精华保护与研究利用,推进中医药文化交流和服务“走出去”。
《规划》明确浙江省中医药发展的“1+4+21”目标体系。“1”是“一区一省”的总目标,即“争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努力打造中医药强省”。“4”是对应四大发展定位的四个“新”的分目标:一是中医服务能力得到新提升,努力打造中医药特色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地;二是中医药产业实力跃上新台阶,努力打造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地;三是中医药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努力打造中医药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四是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开放发展增添新活力,努力争当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开放发展排头兵。“21”是针对上述4个分目标,细化设置21个量化指标。总体上按照“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确定目标值。
《规划》首次提出“一轴引领、四带联动、六谷集聚、全域支撑”的浙江省中医药发展总体布局。“一轴引领”,即依托杭州、宁波沿线构筑全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轴;“四带联动”,即依托全省诗路文化带战略布局,打造四条中医药文化健康旅游带;“六谷集聚”,即依托道地药材优势产区和海洋生物资源优势,打造浙中、浙西、浙北、浙西南、浙东南、浙东六大中药谷,推动区域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全域支撑”,即建设覆盖全域、惠及全民的中医药健康服务网络。
为保障《规划》重点任务落实,提出了一批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平台和重大项目,以专栏和附表形式体现,共计31个专栏,个重大项目,涉及中医医疗服务、中医药产业、科研创新等。
央视发声:耗材价格直降90%!
来源:央视新闻调查/赛柏蓝器械编辑:林楚恒
价格低,质量怎么保证
?1?支架出现新的担忧
5月22日,央视播出《新闻调查》,话题的中心是“支架降价之后”。目前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首批落地实施的18个省市(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南、广东、海南、贵州、云南、甘肃、青海、新疆(含兵团)。
此次“集采”产生了10个拟中选产品,按照医疗机构报送的采购需求总量的80%,确定了第一年意向采购总量为.47万个,使冠脉支架的价格从均价1.3万元左右下降到了至元左右。
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招采司招采处处长董朝晖指出,原来冠脉支架每个支架是1.3万元,现在降到元左右,每台手术大概是1.5个支架,按个人支付比例40%来计算的话,那么一台手术下来,一个病人可以节约元。
为什么中间虚高的百分比达到93%?董朝晖指出,集采就还是回到集采初心,要解决这个价格虚高问题,解决后面的灰色空间问题,这是我们真正要解决的。
不短的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心脏支架的价格虚高,问题主要出现在公关、营销等等的中间环节,用业内人士的话说,后来已经发展到“不是价格的竞争”,而是“回扣的竞争”。这使心脏支架这个救命的医疗器械蒙上了复杂的色彩。
病人真的需要支架吗?
胡大一,我国著名心脏病专家。他对央视指出,支架从后来看它确实能够减少再狭窄复发的复发率,但是支架的问题是它是个金属的结构留在血管里,如果支架形成血栓,后果就很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到了年左右,胡大一发现支架使用范围越来越大。
“支架的挽救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被没有根据地扩大,就把支架作为一种预防心肌梗死的神器了,这让我百思不解”,胡大一指出。
?2?质量能保证吗?
对于冠状动脉支架,专家们现在一直认为:“既不能神话,也不能妖魔化”。如果说过去因为价格虚高,在利益趋动下有“过度使用”的现象,那么,如今支架降价之后,是否能使支架褪去复杂的色彩,回归本色?
年1月1日,全国的患者已经开始按照降价后的新价格,接受有需要的心脏冠脉支架治疗。落地之后,情况这么样?质量如何?
对此,董朝晖指出,中标产品,还是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原来销量排名前十的产品有七个在中标产品里面,包括第一名的。这意味着,价格下来了,医生和患者使用的还是原来的产品。产品的性能没变,对于厂家来说,我们在开标之前已经在标书上要求,不得低于成本报价,如果你低于成本报价,有人揭发的话,那你要取消中标资格的。
按照国家医保局的说法,冠脉支架降价之后,支架的质量是有保障的。因为一方面“中标产品绝不能低于成本价报价”;另一方面,国家药监部门除了常规的抽查,还在中标结果出来以后的第一时间发文,要对所有中选企业进行全覆盖地检查。
支架企业代表王明珠对央视指出:首先我这边可以确定,这个价格给企业带来的挑战是十分巨大的,企业首先想到就是产品要继续生产,质量合格。不会说我不生产、不营销了。
利润空间的缩小不等于不赚钱或者影响质量。首先,支架和其他耗材一样,它的成本来自于生产材料和生产工艺。带量采购之后,我们的生产原料完全没有改变,我们的生产工艺、包括质量控制标准,是一切都没有变化。
?3?低价耗材会缺货吗?
现在的支架品种、数量,能够满足要求吗?
长医院心病科主任张医生指出:有断货情况。比如说那天我要做一个3.5*24mm的支架。我们没有这个型号支架了。以前备货型号都很全,假如一个厂家的这个型号没有,可能另一个厂家(同型号)还有。现在有些供不上货。
中医院副院长、心内科管委会副主任杨伟宪指出:它供应量很大,全国现在集采之后,绝大多数省市都在用他们家的产品。医院应该是作为国家队,我们会跟这七个产品的厂家商量让他们尽量给我们保证齐全的,但是即便如是,我们依然会感觉到有些不够用的情况。医院可能会存在更明显这样的问题。
据了解,为了保证供应,尤其是一些非常规的支架产品,国家医保局在这次“集中带量采购”当中,也赋予了医疗机构和患者一定的“自主选择空间”。董朝晖:集中带量采购并不是%的市场来带量,是市场需求的80%。还有20%,医疗机构根据特殊情况来采购。
“价格降低以后,大家关心企业是不是偷工减料,在这方面,我们有一套完整的制度设计。第一,企业是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第二,在进入招采的门槛上是有质量保证的;第三,在参与招采过程中间,企业要有质量承诺;第四,政府有质量的监管,最重要的一条,我觉得,企业从它的品质发展,品牌维护来说,它会把质量作为生命。”?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指出。
对于集采落地后的实施情况,国家医保局于年12月17日发布实施性的文件,即《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配套措施的意见》(简称:意见稿),对平台挂网和配送工作、医保基金预付政策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
人民日报发布也曾时评表示,从心脏支架开始,高值医用耗材的暴利现象该结束了。
危险的产后抑郁
IPT心理?艾谱特心理?
国家政策全面支持
??孕产期是女性生命中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孕产期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孕产妇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助于促进婴儿的身心健康,并促进孕产妇自身的身体状况和自然分娩。孕产妇的心理问题不仅会直接影响其自身的健康状况,还会增加产科和新生儿并发症的风险,并影响母婴联结、婴幼儿健康及其适应能力等。孕产妇的心理问题如果未得到及时的干预,会给妇女、家庭、卫生系统和社会造成重大负担,甚至引发严重后果。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强对孕产妇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在《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健康中国”规划纲要》《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等文件中都要求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