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零售研究院(SRI)是专门聚焦零售数字化转型研究与知识分享平台,我们分享零售最佳实践案例、发布独到洞见研究报告、总结零售转型方法论,以助推中国零售企业转型成功。”
5月31日,美思会·中国健康领域流量大会在中国青岛盛大启幕,来自全国的上游工业、终端流量平台(线上电商+线下药店)、流量媒体、MCN机构与市场数据专家、新零售专家、营销实战专家一道,以“争夺顾客”为主题,围绕“研究流量、获取流量、服务流量”的逻辑与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价值交互,探讨共建健康领域流量运营生态,实现可持续的流量价值转化。
6月1日,极致零售研究院(SRI)院长兼首席研究员王晓锋做客美思会·中国健康领域流量大会,为医药品牌商、零售商分享了数字化时代,《商品竞争同质化下,如何做到客似云来》。
近年来中国涌现了一批利用数字化技术快速崛起的传统企业,他们成长的速度不断的刷新了我们的认知。在流量成本不断攀升的环境下,他们以极低的获客成本实现了规模化增长。
在分享之前,王晓锋老师请大家先来思考一个问题,一个公司的价值究竟等于什么?
他认为一个企业有两大核心资产,一是品牌,二是企业用户的数据资产。最终能在决战中致胜的还是取决于那些有价值的企业用户数据资产,因为企业用户资产才能推动品牌资产的增长、品牌增值。
基于此,王晓锋老师围绕用数据资产用户运营,和大家分享主题有4个方面:
第一,企业要获得高成长,最关键最核心的因素是认知。
认知是构筑品牌的灵魂,也是零售和企业经营的灵魂。只有认知不同,企业才有所不同。零售创新实际上是从认知开始。
王晓锋老师引用了古罗马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一句名言:“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扰,而是被他们关于事物的意见困扰。“
所以要想让零售结果的改变,不是改变如疫情、如互联网冲击带来的外部环境,唯一要改变你的这个外部环境下带来机遇与挑战的认知。
这其中的差别就在于看待解决问题时的“认知”不同。比如以人为中心建渠道还是以渠道为中心建线上线下场景,“认知”是以“卖货为起点”,就是以渠道为中心建线上线下,典型的就是大润发建飞牛网,最终结果可想而知。
如果“认知”是以“经营人为起点”,就会围绕一套用户旅程的全场景服务,实现对用户从购买意向到最终成交的全流程更多场景。
第二,不是做营销,而是为人做服务。
衡量营销标准是能不能让顾客留下来,提升顾客的满意度,让顾客留下来这才是好营销。所以零售企业不能为了营销而营销,而是为要消费者做服务。
以商品为中心建立的KPI是品类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