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辰公子
编辑:辰公子
两年内核心业务营收接近翻倍;国内新设立的苏州转化医学中心,一年多的时间已经满员,亟待扩建;年至今,FDA批准的17个癌症新药里,参与了其中8个药物的开发工作。这样爆发性的业绩增长,对于中美冠科这样一家已经拥有15年历史的CRO公司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反常规”变化。其背后的原因,与公司的战略、运营有关,同样也与新药研发大环境的变化密不可分。两年前,药时代对中美冠科的首席科学家(CSO)李其翔博士进行了专访:既生PDX,何生PDO(organoids)?试看登上《科学》封面的类器官如何助力新药研发!当时主要是对冠科引进的类器官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李其翔博士时隔两年,我们再一次有幸跟李博士碰面,这次我们从更加宏观的角度谈到了行业发展以及中美冠科近两年来极速扩张的一些变化,李博士也给我们分享了冠科扩张之路背后的深层逻辑。李博士感觉到,这两年行业极速发展。新赛道迅速崛起,公司向新领域布局,生物医药蓬勃发展,国内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愈来愈强。这一切,都令李博士感到心潮澎湃,言语间充满了热情。
1
营收翻倍,全球布局
年4月1日,一纸任命流遍了中美冠科所有员工的邮箱。JSRLifeScience将在位4多年的CEOJean-PierreWery博士升任为董事会执行主席,同时担任母公司JSRLifeScience的首席技术官(CTO)。由ArminSpura博士接任首席执行官(CEO)的职位。对于新CEO,李其翔博士对他的评价是:“他是一个非常聚焦新产品商业化的人。”
事实上这也是中美冠科近两年来的主旋律,从商业化的角度对公司现有业务进行整合,并在中山、苏州、荷兰等地建立了多个分公司。李其翔博士向我们简单介绍了这些布局的意义:
国内李其翔博士
我们在苏州建立了一个转化医学中心。这是冠科目前在国内唯一没有动物房的研发中心。主要的业务包括全新综合NGS测序分析、各种细胞及蛋白生物标记物的研究、组织病理及分子病理学分析,还有一些数字化模型及机器学习方法的建设。苏州中心的业务扩张是非常快的,刚成立一年多的时间,地方已经不够用了。另外我们在国内的动物房也几乎饱和了,因此在中山也建设了一个新的基地,从去年10月份开始运营,大量的动物试验已经在那里展开。
在年,我们引进了HUB的类器官技术,为了更好的发挥这项技术,北京的高通量筛选中心大概会在七八月份搬迁新址。
总的来说,国内的业务扩张的非常快。
国外李其翔博士
“到目前为止,冠科的订单大部分还是来自国外。因此在国外我们也有布局扩展,美国圣地亚哥的公司在近一年的时间营收达到了%的涨幅,英国诺丁汉附近的分公司营收也得到了翻倍的增长。另外,为了进一步布局类器官领域,同时也是为了扩大在欧洲的影响力。我们也在荷兰新建了一个分公司,并刚完成了收购荷兰OcellOB.V.公司的工作,从而布局高内涵技术平台。”业务整合除了全球范围内的进行布局,冠科也对业务内容进行了整合。今年3月30日,冠科剥离了CVMD部门的,彻底聚焦在肿瘤及相关领域上,这是一个商业决定,也是中美冠科对业务进行回顾,功能整合后,为了提高效率做出的选择。李博士对此的看法是:
李其翔博士
首先,从市场上来看,CVMD的增长要远小于癌症领域,我们觉得应该更专注于高增长领域。另外,在管理上,CVMD和癌症领域也不太一样的。为了能够让两个部门都得到更好的发展,分开或许是最好的选择。”谈到这块经营已久的业务,李博士也有些不舍,但是为了公司的发展,也只能如此。从结果上看,目前也得到了比较好的反馈,这也是中美冠科在经营了15年后营收再次爆发的原因之一。那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战略上的变化呢?如何才能保持这样增长的速度呢?李其翔博士继续为我们解惑。
2
稳住基本盘,拓展新领域
事实上中美冠科也一样会面临着长期增长的挑战,在癌症药物的临床前动物试验这个细分领域,冠科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头部企业,在市场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维持这样的高速增长呢?冠科的应对方法是,分两步走。
一、稳住基本盘李其翔博士
首先肯定是继续,在这个领域做增长的,继续扩大我们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向Discovery和临床转化两个方面来纵向延伸。因为以往我们是以动物模型为主,强调在转化和临床前评估两个方面,在药物发现及临床分析上并没有很深的涉入。我们在北京的高通量筛选中心,苏州的转化中心,及荷兰的高内涵筛选中心正是为了加强这方面的能力而建设的。二、拓展新领域李其翔博士
“除了纵向的延伸外,横向的拓展我们也要进行。最重要的就是肿瘤免疫方向。事实上我们现在有60%的业务都是来自肿瘤免疫,这是我们增长最快的部分,已经快要从我们原本的癌症药物转化业务里独立生长出来了。这两个领域本身非常接近,我们很自然拓展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开拓了很多肿瘤免疫疾病相关的领域,包括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等。
在原有领域市场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拓展新业务,是很自然而然的想法。如何去实施才是重点。为此,李其翔博士又给我们举了一些中美冠科在肿瘤免疫方向布局的例子。李其翔博士
我们都知道,像肠道菌群这类的微生物,对我们的免疫系统及免疫性疾病,如肿瘤免疫,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都有很深的影响。基于此,我们建立了全套的微生物相关实验室平台,来研究及控制肠道菌群,研究不同菌群条件下药物的作用情况等。(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