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
广豆根,豆根,岩黄连,越南槐,山大豆根,黄结,金钥匙,
寒,苦,有毒。归肺、胃经。
清热解毒常用药
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热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以及头颈部、呼吸道、消化道、妇科等多种肿瘤。
煎服,3-6克。外用含漱或捣敷。虚火喉痛及脾胃虚寒泄泻者均忌服。山豆根做汤剂煎服,用量在10g以上绝大多数有中毒反应,有人统计占50%以上;用量5克时,也有部分患者出现中毒现象。因此有人提出用量以3克为宜,用5克时应配以和胃止呕药物。总之,应严格掌握用量,以防中毒。
为豆科槐属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生于山脚下或岩缝中,分布于广西、广东、贵州等地,以广西产量最多。
秋季或春季开花前挖根,除去泥土,晒干。
[炮制]:
除去残茎及杂质,浸泡,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山豆根Shandougen
《开宝本草》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tonkinensisGapnep.的干燥根及根茎。本品又名广豆根。全年可采,以秋季采挖者为佳。除去杂质,洗净,干燥。切片生用。
苦,寒。有毒。归肺、胃经。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用于火毒蕴结,乳蛾喉痹,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
煎服,3~6g。外用适量。
本品有毒,过量服用易引起呕吐、腹泻、胸闷、心悸等副作用,故用量不宜过大。脾胃虚寒者慎用。
置干燥处。
附药:北豆根为防已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dauricumDC.的干燥根茎。切片生用,为北方地区所习用。本品性味苦寒,有小毒;肺、胃、大肠经。功能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用于热毒壅盛,咽喉肿痛,热毒泻痢及风湿痹痛。煎服,3~9g。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
山豆根的功效作用
苦,寒。入肺、胃经。
清热解毒,清利咽喉。
本品泻火解毒,消肿利咽,尤为清热利咽之要药。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1)用于肺胃火毒上攻,咽喉或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可与玄参、桔梗、射干、牛蒡子等配用。②用于癌瘤早期如肺癌、喉癌,可作辅助药与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鱼腥草等配用。③用于皮肤溃疡、宫颈炎、口腔炎等,内服或研粉外用,治皮肤溃疡也可研粉外敷。
射干味苦质轻,苦则降肺火,轻能宣散肺气,既降又宣,且可平喘去痰,为治肺要药;山豆根性味苦寒,泻火解毒、消肿利咽尤为专长,为消热利咽之要药。
1.配射干:射干与山豆根皆有清火解毒、清利咽喉的功效,同可疗咽喉病喉痹。射干苦降下行、破结汇热、降逆消痰之力颇强;而山豆根苦寒较甚,泻火解毒之力显著,二药伍用,既加强了清热利咽之效,又有祛痰散结之功,为痰热交结、壅滞咽喉所致的咽喉肿痛、痰不易咯出、喉中痰声如行锯者所宜。
2.配板蓝根:板蓝根苦寒,消热解毒,凉血利咽;山豆根大苦大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专治咽喉。二药伍用,相互促进,清热解毒、清利咽喉的力量增加,主治热毒蕴结、咽喉肿痛、牙龈肿痛。
3.配玄参:玄参滋阴降火,软坚散结;山豆根清热解毒而利咽喉,为治咽要药。二药伍用,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之力倍增。
4.配桔梗:桔梗长于宣通肺气、散郁利咽、排脓;山豆根泻火解毒之力尤著,利咽消肿作用甚强。二药伍用,共奏清热利咽、消肿排脓之功,主治热毒壅滞所致的咽喉肿痛、痰不易咯出者
5.配牛蒡子:二者皆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之功。然牛蒡子辛苦性寒,能疏散风热,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所致的咽喉肿痛;山豆根苦寒降泄、清热解毒而利咽喉,主要用于热毒蕴结、咽喉肿痛。二药配伍,相须配对,解毒清热、利咽消肿之功倍增。
6.配连翘:连翘善清心而散上焦之热,又能散结消痈;山豆根为解毒利咽之要药,其甘苦泄毒、凉而清热。二药相配,则功专通泄热毒、消肿止痛,善治热毒内盛之咽喉红肿、疮疡肿毒等。
脾胃虚寒、少食便溏者忌用。
内服:6~12克,入煎剂,或磨汁服。外用:煎水含漱,或研末涂敷患处。
孙会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