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医药代表被抓,被谈话的事件层出不穷,小编真替大家捏一把汗,希望大家在工作之际,也能保证自身安全!
所有城市进入暗访阶段
日前,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年医疗行业作风建设工作专项行动方案》,这次方案的重点就是规范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行为,印发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开始组织实施。
本次专项整治分3个阶段实施:第一个阶段是教育与自查阶段(年7月)。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组织召开工作会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全体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九不准”要求,自查自纠。
进入到8月份,就正式进入集中宣传与整治阶段。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查处本级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收受“红包”、回扣等违规行为,收集、整理群众举报线索并依职责查办或转交相关部门查办。
(截图来源:国家卫健委)
同时,将联合相关部门对日常诊疗行为及内部管理进行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治。
各地持续开展专项巡查暗访,强化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主体责任,曝光违规违纪案例,建立举报信息通报制度、大额医疗费用倒查机制和联防联控机制。
集中整治医院(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全覆盖,其他类型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部、诊所)覆盖50%以上。
约谈特定人员进行取证
什么是暗访?怎么暗访?会涉及哪些内容?
根据多省在医药领域暗访的经验,可以得知,暗访即事先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现场的方式。
检查企业、随机抽查医疗服务机构、基层监管机构,查找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
暗访检查多采取实地调查、暗访走访、特定人约谈、抽样检测等方式,通过录音录像、电话咨询、模拟办事等手段进行。
暗查内容如调研GSP货票同行、一致,药品经营中有无挂靠、走票,对药品进货查验把关情况,是否按照规定配备执业药师、执业药师是否在职在岗,药品是否从合法渠道购进等等。
最重要的是,暗访调研会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