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此阶段,政策的重心和市场的投资逻辑已有所转变,有机构认为,长线资金可买进,短线资金也无需过度担忧。机构建议重点包括基建、消费、科技等领域。
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记者丨庞华玮
编辑丨李新江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从到点,上涨1.50%。
这是本周(-4-13至17日)A股市场的走势。
从3月19日的外围冲击下的最低点点,到4月17日点,上涨7.21%。
这是A股在最近一个月的表现,缓慢抬升,但过程反反复复。
一言以蔽之,最近一周,乃至最近一个月以来,A股震荡反弹,大盘展开了筑底反弹的攻势,市场反弹的趋势逐步确立,但上攻仍乏力。
在此阶段,政策的重心和市场的投资逻辑已有所转变。有机构受访时认为,长线资金可买进,短线资金也无需过度担忧。机构建议重点包括基建、消费、科技等领域。
A股探底反弹了?
今年以来,市场的波动主要由疫情发展为主导。
回顾第一季度,年初的市场风格延续了年下半年的科技成长脉络,以5G产业链、新能源汽车、自主可控为三条主线。
2月3日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A股大跌7.73%,随后大幅上涨至2月底,市场出现了第一个拐点。由于海外疫情蔓延,叠加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外围股市巨震,美股10天4次熔断,但在3月底至4月初,随着各国大规模的货币和财政刺激计划,海外流动性危机缓解,海内外市场开始逐步反弹。
目前国内全面复工复产,经济在缓慢恢复,资本市场也正处于缓慢修复进程中。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A股已经两次探明底部:
一次是2月4日中国疫情底,一次是3月19日全球流动性底。
此后,疫情冲击下,全球金融市场风险偏好回升缓慢且反复。这导致3月以来A股为上攻乏力,延续着慢长而反复的震荡反弹。
值得一提的是4月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国内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前值增6%。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降15.8%,前值降20.5%。
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亿元,同比下降16.1%,降幅较1-2月份收窄8.4个百分点(1-2月为降24.5%)。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下降1.1%,降幅比1-2月份收窄12.4个百分点。
一季度GDP数据不佳,已在市场预期之中,但是GDP越差越会增加逆周期调节的预期,靴子落地,叠加外围市场逐步企稳反弹的提振,4月17日(周五)当天,大盘放量上攻,上演了一出利空出尽是利好的行情,三大股指悉数上涨,A股反弹的趋势进一步得到了确认。
国信证券指出,过去一个月,市场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