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华是全球三大制药公司之一,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于年由汽巴-嘉基制药和山德士合并而成。诺华业务分布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诺华集团拥有多元化的业务组合,旗下包含创新药物部、山德士、爱尔康三部分。创新药物部分诺华制药和诺华肿瘤两个业务单元。
06年营收亿美元,在全球制药公司排名第二。
▲诺华业务示意图
关键发展史AlfredKern与EdouardSandoz在巴塞尔建立山德士(KernSandoz)化学公司
由J.R.Geigy在年创建的嘉基(Geigy)公司和由AlexanderClavel在年创建的汽巴(Ciba)公司合并为汽巴-嘉基公司,主营化学品、染料和药品
汽巴-嘉基和山德士公司以亿美元的价格合并,成立诺华公司,成为当时最大的公司合并案
,汽巴-嘉基原有的精细化工部门从诺华脱离,成立汽巴精化
诺华拳头产品善龙上市,用于治疗肢端肥大症和胃肠胰内分泌肿瘤诺华公司股票正式在纽约股票交易所(NYSE)上市;
9月,诺华7.58亿美元收购美国眼力健(WesleyJessen)公司,将其并入自己的子公司视康(CIBAVision);
月,诺华将自己旗下的农药及种子业务剥离,成立先正达公司。
00
诺华公司重磅抗肿瘤药物格列卫上市
00
月,诺华收购斯洛文尼亚非专利药生产商莱柯(Lek)公司。
同年,诺华增持罗氏(Roche)公司股份达3.7%,试图收购罗氏,但是没有成功。
诺华公司所有非专利药部门使用统一的全球品牌山德士(Sandoz)诺华以83亿美元收购德国赫素(Hexal)公司和EonLabs,成为世界最大的非专利药生产企业
诺华通过并购美国疫苗巨头凯荣,整合成为诺华疫苗与诊断业务部,进入疫苗市场。0
自年4月起,至0年,诺华累计耗资56亿美元收购爱尔康,成为全球最大的眼科保健产品制造商03
诺华以6.8亿美元出售其输血检测部门给西班牙Grifols基立福公司
04
4月日,诺华斥资45亿美元收购GSK肿瘤药品,并以7亿美元将自身疫苗业务(不包括流感疫苗)外加专利使用金出售给GSK。还将动物保健部门54亿美元出售给礼来。
07
0月30日诺华制药以39亿美元现金代价收购法国放射性药物公司AdvancedAcceleratorApplications(AAA)以加强公司在肿瘤药物方面的实力。
重要并购
?年,汽巴-嘉基和山德士公司以亿美元的对等合并,诺华公司正式诞生
汽巴嘉基集团(年营收约00亿美元)和山德士(年营收约60亿美元)宣布两个集团对等合并,成立诺华。汽巴嘉基当年是瑞士第二大集团公司。诺华可谓是含着“金汤匙”出生,其医药保健部在年全球销售总额达87.4亿瑞士法郎,制药业务迅速跃居世界前列。
两个集团的对等合并似乎是表面说法。事实上内参文件显示原山德士占新公司诺华股权55%,原汽巴占45%。后来原汽巴董事和管理人员陆续离开,山德士人控制了诺华集团。原山德士总裁D.Vasella担任董事长兼总裁。
?年,诺华以83亿美元收购德国赫素(Hexal)和EonLabs,成为世界最大的非专利药生产企业
诺华公司以83亿美元收购德国赫素制药公司的全部股份和EonLabs公司67.7%的股份,并入旗下的山德士。
山德士拥有在全球非专利药品市场的领先地位和抗感染药物的先进生产技术;赫素在德国制药行业处于领导地位;EonLabs公司则在美国非专利药市场居领先地位。并购使三家非专利药品制药公司的优势合而为一。山德士成为全球最大的非专利药品研制集团。
?0年,诺华以56亿美元收购爱尔康,收购效果不佳
诺华历时53个月,完成了对爱尔康公司的全额收购,爱尔康成为诺华旗下三大业务单元之一,诺华成为全球最大的眼科保健产品制造商。
然而爱尔康被收购股后表现并不理想,业绩下降,管理层和业务人员大量离开,眼科霸主地位受到威胁。诺华自06年就表示欲将爱尔康出售或剥离。
?04年,诺华以45亿美元收购GSK肿瘤产品,强化肿瘤业务实力
诺华斥资45亿美元收购GSK肿瘤药品,新加入的GSK产品拓展诺华在靶向治疗和小分子治疗方面的优势。通过04年的精准并购,05年诺华肿瘤业务销售额增长5.%至34.76亿美元,一改前几年增速不到5%的颓势。
同时,诺华以7亿美元将自身疫苗业务(不包括流感疫苗)外加专利使用金出售给GSK;并剥离OTC业务与GSK的消费者业务组建合资公司,消费保健品排名全球第二,直逼强生。诺华占36.5%的股份,GSK占63.5%。这种合并加强了诺华在处方药领域的优势,也带来了大量的直接收入。
同日,诺华以54亿美元将其动物保健部门出售给礼来。
营收分析集团内业务占比诺华业务分为创新药物部、山德士、爱尔康三部分。
创新药覆盖肿瘤、初级保健和专科药物;
山德士是全球领先的仿制药生产商;
爱尔康专注于眼科保健产品。
06年,
创新药物部:贡献35.6亿美元,占67%;
山德士:收入0.44亿美元,占%;
爱尔康:收入58.亿美元,占%。
创新药物部各业务营收
诺华肿瘤:营收7.9亿美元,占创新药物部39%;
诺华制药:营收97.7亿美元,占创新药物部6%,分为以下业务板块:
眼科:占创新业务部7%
神经科学:占比%
免疫学和皮肤病:占比9%
呼吸疾病:占比5%
心血管/代谢:占比4%
成熟药品:占比4%
受抗肿瘤药物“格列卫”、眼科药物“兰尼单抗”业绩下滑的影响,肿瘤及眼科领域业务表现黯淡。
而“苏金单抗”、“索雷尔”则助力免疫/皮肤、呼吸等疾病领域成为诺华的新支柱。
▲创新药物部各业务占比
近三年制药业务营收趋势分析?整体营收分析
06年:.8亿美元,-%;
05年:.4亿美元,-5%;
04年:.96亿美元,+%。
▲近三年诺华营收趋势
04年,全球第一
诺华开始全球业务架构的调整,专注创新药物。03年起,诺华将自00年始就一直占据制药行业状元位置的辉瑞拉下神坛,跃居头名。
05年,全球第二
辉瑞因大型并购强势回归,诺华掉落到第二。
06年,全球第二
诺华营收下滑-%,主要是受其畅销药格列卫失去专利保护的影响,格列卫由05年的46.58亿美元下滑了8.7%至33.3亿美元。
从地区来看:
美国和欧洲:诺华最大的两大市场,在总营收中占比相当,均为35%;
亚洲、非洲和澳洲:贡献了%的营收;
加拿大及拉丁美洲:贡献了8%的营收。
07年制药业务营收?上半年营收具体分析
由于需要抵消格列卫专利过期带来的影响,诺华07上半年营收基本与上年持平。
“苏金单抗”在所有三种适应症上继续呈现强劲增长;因市场准入得到提升及美国销售团队扩张,心衰药物和“缬沙坦”呈现稳定增长。在Promacta、Tafinlar、Mekinist和Jakavi的带动下(不含格列卫),诺华肿瘤销量在Q增长了9%。
山德士销量-3%,主要受到美国定价压力影响。
Q人工晶状体以及视力保健部等在内的手术产品部业务增长使得爱尔康的业绩与去年持平。
诺华在新兴市场表现优异,其中中国市场取得了0%的增长。
诺华第二季度在创新方面的表现非常突出,RTH58(治疗新生血管性老年黄斑变性)、ACZ(治疗心血管疾病)和CTL09JULIET(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关键性试验数据均显示出积极的成果。
诺华集团现任CEO江慕忠预计诺华新的增长周期将从08年开始。
诺华主要产品分析诺华制药产品覆盖心血管、内分泌、抗感染、肿瘤、移植免疫、风湿疼痛、眼科、骨代谢、中枢神经系统等多个疾病领域。
诺华目前拥有业内最大、最强健的肿瘤产品线之一。
诺华十大畅销药品(06年)06年诺华有9大药品销售额都超过了0亿美元。
第一名仍是00年上市的格列卫,但是由于格列卫的专利过期,太阳制药伊马替尼仿制药06年月正式上市让格列卫掉下专利悬崖。
据Evaluate统计的-0以来失去专利保护的十大畅销药榜单,诺华受到的影响最小。这主要是归功于于诺华大量投入研发,拥有制药企业中最全的产品管线,因此具有很好的平衡风险的能力。诺华心衰药诺欣妥和治疗银屑病的药物苏金单抗将支撑公司的业绩增长,抵消畅销药格列卫和代文销售下降所造成的损失。
序号
药品名称
治疗领域
销售额(亿美元)
增幅
专利到期
格列卫
Ph+CML肠胃道间质瘤
33.3
-9%
05
芬戈莫德
多发性硬化症
3.09
%
07
3
雷珠单抗
湿性AMD等
8.35
-%
00
4
达希纳
慢性随性白血病Ph+CML
7.39
7%
03
5
善龙
类似生长抑制素作用
6.46
%
07
6
飞尼妥
乳腺癌、肾细胞癌等
5.6
-6%
09
7
维格列汀
型糖尿病
.93
5%
09
8
苏金单抗
斑块状银屑病等
.8
N/A
未定
9
代文
高血压
0.73
-6%
0
0
地拉罗司
铁离子螯合剂
9.56
4%
09
在诺华比较强的领域中:
抗癌领域
明星产品:格列卫(Glivec,通用名:伊马替尼)
00年上市,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药物,FDA审批时间最短的药物(3个月);上市三年内销售额成功突破0亿美元;多年来,全球销售额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年至0年,诺华9次荣获药物界诺贝尔奖——盖伦奖,其中格列卫就占了0次。格列卫05年专利到期。
高血压领域
明星产品:代文(Diovan,通用名:缬沙坦)
00年上市,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脏衰竭,自上市后销量逐年攀升,在00年达到巅峰,贡献了60.53亿美元的销量,-0年间都贡献了超50亿美元的销量。该药早在0年就已到期,但FDA对兰伯西制药厂存在安全方面的担忧,一直到04年,才批准其代文仿制药。
支柱产品:
苏金单抗
银屑病新药苏金单抗作为全球首个白细胞介素7(IL-7)单克隆抗体,且疗效优于强生的Stelara和安进的Enbrel两种重磅药物,在06年销售额剧增。
Kisqali
从未来市场预估值来看,诺华的抗癌药物Kisqali将在治疗乳腺癌的CDK4/6抑制剂领域挑战辉瑞的Ibrance,预计带来00亿美元的市值,会使研发巨头诺华制药在抗癌药物研发领域站得更稳。
Kymriah
07年8月30日,诺华的基因治疗方法CAR-T细胞药物Kymriah被FDA批准上市,作为医学史上首款批准的CAR-T疗法重磅推出。预计未来将给诺华带来相当的效益。
诺华潜在重磅药物在研情况:
诺华的产品线被誉为“最丰富而稳固”的产品线。诺华在07年成为全球在研药物数量(5)最多的企业,以微弱优势取代了历年第一GSK(50)。与GSK相比,诺华的优势在于其自研产品所占比例更高,达64.%。
根据Evaluategroup的估计,诺华公司将在未来5年内将成为制药行业第一,领先辉瑞。其完善的产品线功不可没。
诺华中国大陆主要药品诺华在中国共上市60个创新药(不含非专利药、疫苗、诊断器材和非处方药等),治疗领域涵盖眼科、抗肿瘤领域、心血管、神经系统、内分泌、骨代谢、免疫类、呼吸系统和肝病领域等。
药品领域
药品名称
眼科类药物
诺适得、维速达尔、苏力坦、派立噻、苏为坦、派立明、沐利汀、倍特舒、典必殊、托百士、那特真、帕坦洛、埃美丁、那素达、阿乐迈、爱尔凯因、赛飞杰、历设得
抗肿瘤类药物
欧必亭、弗隆、择泰、善龙、善宁、阿可达、飞尼妥、格列卫、达希纳、维全特、捷恪卫
心血管类药物
代文、复代文、倍博特、来可适、洛汀新、锐思力、伊思汀
神经系统类药物
曲莱、艾斯能、珂丹、达灵复、得理多、安拿分尼、力奥来素
内分泌、骨代谢类药物
佳维乐、宜合瑞、唐力、密固达、密盖息
免疫类药物
米芙、新山地明、山地明、舒莱
地中海贫血和库欣氏病药物
恩瑞格、得斯芬、丝尼芬
呼吸系统类药物
昂润
乙肝病药物
素比伏
女性生殖系统用药
Parlodel
抗感染类药物
兰美抒
在这60个药物中,有7个药物06年全球销售额过0亿美元,这7个药物分别是诺适得、飞尼妥、格列卫、达希纳、善龙、代文和佳维乐。
尽管苏为坦、帕坦洛、维全特、捷恪卫、博倍特、新山地明和恩格瑞06年全球销售额尚未过0亿美元,但这7个药物市场表现亦非常不错。特别是抗肿瘤类药物维全特和捷恪卫,预计未来市场走势有望进一步增长。
中国发展诺华的中文名字,取意承诺中华,即承诺通过不断创新的产品和服务致力于提高中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诺华的前驱公司嘉基早在年就进入中国。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总部和学习中西位于北京,研发中心位于上海,北京和苏州设立工厂的格局。
时间
里程碑事件
嘉基公司开始在中国推广染料,此后汽巴公司与山德士公司也先后进入中国市场
汽巴公司在上海成立办事处
汽巴-嘉基公司在北京成立办事处
原汽巴-嘉基制药有限公司成立
上海诺华动物保健有限公司成立(原上海汽巴-嘉基禽畜保健有限公司)
诺华中国总部北京成立
诺华中国人才发展中心在北京成立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在华成立(其前身为北京汽巴-嘉基制药有限公司)
诺华(中国)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在上海揭牌;诺华疫苗登陆中国
山德士进入中国,收购中山药厂
诺华昌平工厂一期扩建项目正式竣工
诺华宣布投资0亿美元,全力扩大在华研发活动,并于上海打造世界一流的研发中心
诺华制药苏州工厂与研发基地正式投入运营
03
诺华昌平工厂二期扩建项目正式竣工
06
诺华上海园区全面投入运营,成为诺华的全球第三大研发中心
▲诺华在中国里程碑事件
诺华在华的业务已包括诺华制药(中国)、诺华制药(中国)肿瘤事业部、诺华疫苗(中国)、山德士(中国)、诺华动物保健(中国)、爱尔康(中国)和诺华(中国)非处方药等多家分支机构。
诺华在07年3月重新调整了其在新兴市场的业务架构,将中国市场与亚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市场合并,统称为APMA,即亚太、中东和非洲市场。诺华认为此举将有利于把这些市场情况相似的国家放在全局统一考虑,以实现外部聚焦。
发展策略诺华这家医药业巨头,从染布厂起家,之后涉足化工业,不断转型发展,最终在创新药品、非专利药品、眼科保健产品的三大领域奠定了霸主地位。
创新是核心,精准并购是手段,辅以创新的医药销售模式,造就了今天的诺华。
将创新融入骨血,高投入带来高回报Novartis源于拉丁文novaeartes,意指“新技术”。从一开始,诺华就把创新当作DNA,融入了自己的血液之中。
诺华在全球有3位专注新药研究和开发的科学家,并在研发上保持高投入,多年来,诺华占据全球药企研发投入排名的榜首,超罗氏、强生和辉瑞。年以来,诺华将每年销售收入的6%以上投入研发。近几年来比例更是一路攀升,05年和06年的研发投入接近全年营收的0%。
▲诺华最新的研发成绩(07年9月发布)
研发的高投入使诺华获得了高回报,诺华已经拥有全行业最多的原研药,在06年在核心市场获得了6项审批,从FDA获得5项突破性疗法认定。同时,诺华拥有着“最丰富而稳固”的产品线,和最多的在研药品数量。
专注优势领域,放弃僵尸业务作为身处第一阵营的全球医药巨头,诺华除了在战略上强调“全球性业务创新”,在研发上一直保持高投入外,还通过精准并购将资源集中到三大领先的业务部门让创新聚焦,同时也敢于承担风险为创新护航。
精准并购,丰富新药储备
诺华称其并购为“精准并购”。相较于辉瑞动辄上百、上千亿美元的大手笔并购,诺华的并购金额显得有点更加有针对性。通过并购以进一步扩充产品研发线,包括创新药、非专利药、特别是肿瘤药,以及眼科保健等领域,是诺华的长期战略。
诺华70%的药品来自企业内部研发,还有30%是从其它公司获得授权。诺华通过一系列技术转让合作及并购,构建了非常丰富的新药后备库,这个后备库有望为诺华带来新的业绩成长点。尤其在肿瘤业务方面,诺华有望威胁到这一领域表现最强劲的罗氏。
KillTheLosers策略
04年4月,诺华通过“换子”,回归核心制药业务,增加其高毛利的肿瘤业务的实力,同时剥离对其业绩贡献较小的疫苗业务和动物保健业务。
06年月,诺华宣布进一步集中其部门,包括将眼科药物专营权从爱尔康分部转移到创新药物部,并将从创新药物部挑选的成熟产品转移到山德士分部。业务重组使诺华将精力和资源集中到三个领先的业务部门——制药、眼科保健和非专利药。
而巨额并购得来的爱尔康表现并没有达到预期,诺华并没有“心慈手软”,在06年就表示要将爱尔康出售或剥离。07年8月,诺华更是表示,将爱尔康从公司分离的进程取得了“重大进展”,09年上半年将实现这一目标。
而具体到药效研发方面,诺华公司同样采用了killthelosers策略,果断出售或放弃那些僵尸项目,支持成功率更高或更有前景的项目。以诺华的疫苗业务为例,虽然大部分疫苗业务已被出售,但仍有部分疫苗被保留。保留的疫苗Bexsero于05年月获得了FDA的批准,该药物曾获得突破性治疗资格。
“治疗结果导向”的医药销售模式保险公司和政府厌倦了为没有效果的新药买单,能为患者提供积极治疗效果的制药公司才能赚钱。“治疗效果导向”的医药销售模式转型是诺华早在0年左右就开始实施的战略。
看看制药企业向医生推销方式的变化,就更会发现治疗效果导向模式更加重要。几年前,特别是在美国,制药企业比拼的是看谁能招募更多的销售代表对医生进行拜访,但这种模式已经过时了。医生不想每天见很多不同的医药代表。
因此,诺华在成熟市场的医药代表减少了很多,留下掌握更多医药知识的销售人员。设立小组,负责为特殊药制定相应的诊断方案:在给癌症病人开具昂贵的特殊药之前,会先进行测试,观察这种药物是否对病人有疗效。这样的测试会让全球的第三方支付人更愿意为新药物买单。
诺华将Kymriah的价格定为治疗一次47.5万美元,并创造性地将疗效作为是否付款的评估标准,成为业内的标杆。
挑战:创新药定价阻碍,仿制药价格下滑诺华创新药物中,大多数药物面临来自保险公司和药房福利机构的定价阻碍。比如两年前上市的心衰药物和缬沙坦Entresto,诺华定价美元/年。但付费方更愿意接受价格便宜的仿制药。诺华为了说服付款方改变主意不得不开展了40项新的临床试验来证明和缬沙坦优于那些价格更便宜的药物。
而诺华的仿制药业务也面临美国药物价格下降的巨大压力。其仿制药业务山德士今年第二季度的销售额下滑4%至5亿美元。
假如诺华剥离了爱尔康,如何解决创新药和仿制药业务目前的困境,应该是诺华的重中之重了。
组织与人才诺华制药现任CEO江慕忠将在08年月卸任。继任者Narasimhan年仅4岁,目前担任诺华全球药品开发负责人兼首席医学官。Narasimhan是医学博士出身,任命Narasimhan为诺华CEO也彰显了诺华制药将会真正专注于创新药物开发领域。
07年3月,诺华大中国区主席尹旭东升任诺华亚太、中东和非洲市场负责人;诺华大中国区现任首席运营官张颖升任中国区总裁职位。
张颖于0年3月加入诺华制药担任上海公司总经理,自0年6月起领导组建特药事业部,成功将特药事业部打造成一支患者为本、创新合作的高绩效团队。05年8月赴欧洲担任波兰国家总裁和制药业务负责人,至升任中国区CEO时调回。
核心价值观使命
我们致力于不断研究、开发和推广创新产品,以帮助人类治愈疾病,减轻病痛和提高生活质量。我们期望以优良的业绩回报投资者,并且奖励为公司贡献智慧和力量的人。
价值观
创新、质量、合作、业绩、勇气、诚信喜欢的人才倾向诺华公司是一家瑞士公司,支持多元的、以绩效为导向的文化,激励表现突出的员工。诺华的薪资待遇水平在行业内领先,人员流动率很低。
诺华喜欢从公司内部培养领导者,近八成的关键岗位由内部人员补充;七成的高管职位已有一名现成或两名在-年内将能胜任的接班人。
员工培训诺华在人才的发展上充分考虑员工的职业发展,有很多颇具创意的做法,如:组织人才回顾、员工职业发展规划、领导力发展中心等。
组织人才回顾
组织中的关键人才对自己的优势和弱势给予分析和评估,最终制定个人发展计划。而直线经理,则有责任在高管会议上进行人才讨论,并呈现接班人计划。人力资源部随后会针对人才发展配合关键人员和直线经理安排人才发展项目。
员工职业发展规划
员工在进入诺华后可以通过内部网络进入职业匹配,了解到组织结构的岗位描述,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确认发展途径,明确未来相应岗位的岗位要求,并利用公司提供的发展工具,从而有效地制定自己的发展计划。
诺华中国领导力发展中心
形成了以北京大学国际MBA项目、全球领导力培训在华项目、诺华中国领导力培训项目,以及诺华中国网上学习中心四个重要组成部分。
高级职业经理人的培养
诺华全球高层培训是与哈佛大学进行合作,而人力资源培训则与斯坦福大学合作。像诺华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和诺华中国区总裁等基本上每年都要到哈佛大学培训一周。所接受的培训既有最新的领导力课程,也有为诺华公司开设的课程。
你也可以了解更多医疗企业信息:
全球顶级医疗巨头企业合集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原文)
本文是医趋势原创文章,谢绝转载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MedTrend∣医趋势
医疗前沿资讯
趋势观察洞见
组织与领导力
人才解决方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