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约字
建议阅读10分钟
“近日话题
近年来,随着跨国药企在华投资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国内市场竞争也越来越列。那么这些跨国药企中的巨头在中国表现又如何呢?
根据IMS发布的“医院医药市场的机遇和挑战”,年国内处方药市场整体增速下降到5.1%,较年增速下降了近6.7个百分点,控费、药占比管理等都医院市场的各大外企苦不堪言。由于合规的短期影响和渠道下沉的难度巨大,外资药企年在中国市场的增速比国内企业低0.6%,为4.5%。
年排名前十的处方药跨国巨头中,有9个已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只有吉利德未进入中国市场。尽管年外企在中国的增速普遍降低,但在中国的表现依然普遍优于跨国企业的全球增长水平,赛诺菲、诺华、辉瑞和阿斯利康增速都超过10%。不过,GSK依然持续下降,年降幅超过18%,其依然未摆脱商业贿赂事件的影响。
我们进一步来看跨国巨头TOP10企业在处医院市场上的表现。
辉瑞
亮点品种:
阿诺新(依西美坦)、立普妥、络活喜
问题品种:
特治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