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带量采购,被叫停?!
建议地市不要做带量采购
近日,业内流传国家集采会议的相关消息:对于省级带量采购,鼓励省际联合,建议地市不要做带量采购。
确实,省级带量采购和地市级带量采购正在相互嵌套、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比如昨日(6月18日),江西省医药采购服务平台公布了《江西省药品带量采购综合评审规则》,正式开展江西省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企业报名,意味着一批大品种,正式执行江西省带量采购。
自年11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江西省药品带量采购和使用工作实施方案》后,从昨日起,江西省遴选的奥美拉唑等7个临床用量大、采购金额高且竞争较为充分的药品,正式实行省级集中带量采购。
某种程度上,江西省作为最早一批地方集采的启动者,打破了仿制药进入带量采购必须先过一致性评价的规则,之后未过评的药也难以幸免,进入地方集采实行大幅降价。
除江西省外,其他地市级也逐渐跟进地方带量采购对非过评品种的选择。
此外,本次江西省在正式执行的同时,宣布了带量采购综合评审规则,据了解,江西省集采药品包括7个品种,各品种剂型下的所有规格均可参与报名,报名的产品须包括至少一个主品规。
此次,江西在非过评品种带量采购,双信封的评审制度,结余留用等方面的探索,将会给其他省级带量采购带来示范作用。
冲击药企价格体系
除江西外,省级行政单位已公开招标采购的有湖南、河北、山东、山西等省份,地市级带量采购也在不断探索中。
据了解,三明联盟、济南、菏泽、义乌、武汉、濮阳等地市级均开始探索地方带量采购,金华市已经快速进展到第二批,综合来看,地市级带量采购正在遍地开花,与省级集采嵌套发力,对药企的价格体系形成新一轮冲击。
但这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企业要根据降价预判和采购量的大小来平衡考虑是否参与。
江苏省医药有限公司零售部采购经理贾小庆告诉赛柏蓝:一方面,市级带量采购规则及监管的问题,是30个省规则好执行监管,还是将近个地市好执行监管,结果显而易见;另一方面,体量也是要考虑的因素。例如江苏省12个地级市,1个副省级城市,分开作战的话议价能力,肯定比不上省级主导。
他进一步补充:这也对商业带来问题,比如江苏省各地市开展带量采购,如果价格不统一,区域怎么供货?
除了国家的带量采购外,各市级地区可以根据本地的需求,自主进行除国家品种外其他品种的招标采购,甚至纳入非过评品种、注射剂和特殊药品,总体来说,市级带量采购的选择品种更为大胆。
贾小庆坦言:目前虽然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带量采购模式,但是从现有的地市采购而言,体量明显不足,例如年江苏靖江市公共资源中心发布公告称,本次基本药物采购预算金额为.85万元,非基本药物采购预算金额为.78万元。很显然这个体量不足以有效撼动价格体系。未来的带量采购模式肯定在省级“大有可为”,因为具备一定的基础量,也能照顾到地方特色。
省级带量,才是未来趋势
6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九部委联合发文,推动各地开展非过评药品带量采购和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试点。
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划,针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每个品种至少有三家以上通过的仿制药,就会自动启动国家集采,其他不符合条件的品种就由地方来做组织采购。
毫无疑问,年是「带量采购大年」,在带量采购的机制下,没有产品能够置身事外,任何产品都有可能出现在目录中,而省级带量采购是未来的趋势。
贾小庆也认为,地市级带量采购可能不会成为主流趋势,第一:体量不够大,真正能达到那么大体量的除了东部发达的几个城市外,其他的上量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第二:要考虑如何衡量省级带量采购和地市级带量采购之间的关系,地市级量大的可能就是纳入未来省级带量采购的品种。现有模式不管是国家级带量采购,还是省级带量采购已经非常成熟了。
曾有专业人士告诉赛柏蓝,未来的方向可能是30个省,每个省拿30个仿制药进行带量采购,大部分省可能都是30为界,不超过国采品种数量,每个省的品种基本都不重复,全国加起来基本涵盖主流用药个品种,然后全国价格最低价价格联动。进一步拉低仿制药价格。
“第三批国家带量采购之后的重点,可能是各省级推进带量采购,其他省级可以效仿落地省级的价格,这样形成以省级为单位的带量采购全面铺开的局面。”他认为认为。
来源:阿妮娅赛柏蓝
免责声明: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