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直呼刺激,医药代表删掉医生

北京怎么治疗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80771.html

来源:八点健闻

年11月20日,医院内分泌科的医生给病人开药时,发现电脑的用药系统里,治疗糖尿病的一线用药二甲双胍有了很大的变化:进口原研药格华止开不出了。

也是在同一天,医院内分泌科的医生,他们依旧可以开格华止。但他们发现系统界面上,多了两个“便宜得让人不敢置信、也没听说过名字”的国产二甲双胍常释片剂。一盒是北京厂家生产的、包含10片二甲双胍缓释片的药,还不到两块钱;另一盒是片的二甲双胍常释片剂,价格还不到5块钱。

他起初以为自己的电脑出了问题,让几个同事也打开电脑确定一下。大家一核对,发现这个价格没错,纷纷感叹:“(这价格)太刺激了!”

许多临床一线医生,工作繁忙,平时没有了解国家药品采购政策具体步骤的习惯。系统上能开什么药品,以及具体价格的变化,他们只比拿药的病人早知道一点点。

医院的医生,尤其是治疗糖尿病等慢病患者的科室医生,在看到常用药品“跳水价”时,最初的惊愕过去后,他们能马上反应过来:“这是在执行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下文称国家药品集采)的中标价了”。

11月20日,是第三批国家集采药品在上海落地的第一天。

上海是年开始的国家“4+7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第一批试点城市。随后,年第二批国家药品集采扩展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治疗糖尿病的阿卡波糖纳入第二批国家药品集采,医院一些常用药品的清单产生较大的改变。

前两次药品集采的经验,让上海医生更加熟悉药品集采后患者的感受,以及医药生态圈的微妙变化。

消失的格华止和新进入的陌生面孔

早在第三批国家药品集采在上海落地的前两天,11月18日下午4点半,上海一家大三甲的内分泌医生刘启就发现,格华止突然断货了。

格华止,通用名为盐酸二甲双胍,在临床上应用60多年,至今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降糖药物。作为原研药的格华止,自年上市以来,凭借其制剂和原研品牌优势,在市场上占据领先位置。

在刘启的印象里,格华止的市场占有率大概在40~50%之间,剩下的则是国产二甲双胍。刘启所医院里,在第三批国家药品集采之前,格华止每个月的销量超过了多盒,是一个绝对的大品种,医生称之为“大药”。

但在第三批国家药品集采的二甲双胍类目的中标药品名单中,没有格华止——它没有中标。

随之消失的二甲双胍类药品不止格华止一种,在11月19日,为了次日的第三批国家药品集采落地做准备,医院下架了所有二甲双胍。

当天有占到当日糖尿病门诊量一半数目的二三十个患者,纷纷退掉了处方或挂号。几个不满的患者,在门诊抱怨了几句。

11月20日,消失的二甲双胍们,终于在下午出现在了电脑系统里,但生产的药厂有了大变动:格华止消失了,替代它的是上海信谊生产的二甲双胍常释剂;二甲双胍缓释片则变成了一盒不到一元钱的北京万辉双鹤生产的药品。

替代格华止的上海信谊的二甲双胍常释剂,医院很少见到,大多在药店出售。北京万辉双鹤的二甲双胍缓释片,医院渠道也非常罕见,大多数患者都没有听说过。

几乎令所有医生咋舌的则是价格。如果用格华止,患者一个月全自费是~块钱。变成了国产二甲双胍后,5块钱左右即可包月——20多倍的价格之差!

△来源:视觉中国

那些未进入集采名单的

断续出现的明星药

但医院,在11月20号那天开不出格华止。

医院,依旧能够开出未进入第三批国家药品集采名单的格华止,只是价格产生了变化——一盒格华止比原来的价格降了约5元钱。此前,一盒格华止的价格20多元,这意味着降价25%。

一些对国家政策的具体执行不敏感的医生,一度认为“开的出来,又降价的格华止也进国家集采名单了。”

那些未中选的药品,医院依旧能开出来,其实并不违反政策规定。

在年7月31号发布的《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上海地区补充文件》(下文称《文件》)中,医院的使用有明文规定。

《文件》医院一定的自由裁量权选择未中选药品,医院必须保证中选药品的用量之后,才可选择未中选药品。此外,也对未中选药品的实际采购价做了降价的要求。

但为什么未中标产品,医院开不出,医院可以拿到?

在具体执行国家集采药物的使用量上,医院采取的方式是不同的。医院为了集采完成率,会设定指标,必须给患者推进使用集采的药物。医院并没有设定这个指标,“但它会通过一些手段来帮你完成。比如说进入集采之后,原研的就没有了,例如格华止这种情况,药房直接从电脑名单上面拿掉了,想开也开不了。”

医院,会时刻动态计算中标药品的使用量,如果中标药品的使用指标完成的不错,未中标药品是可以开出来的;反之,如果中标药品使用量不达标,那么这些未中医院的系统中。

上述情况导致一些药品有时医生能开,而有时开不了。

例如,进入国家第二批药品集采名单、但未进入上海市供货名单的降糖类药物“拜唐苹”,医院的系统中断续出现。

拜唐苹”,通用名阿卡波糖,是各种糖尿病临床专家共识认定的一线降糖药物。多年以来是降糖类药品的销售冠军。该药主打降低餐后血糖的概念,定位中国1.14亿糖尿病患者市场,年销售额在年达到40亿元。上海医院,每个月的销量可达上千盒,是行业中当之无愧的“大药”,在患者心中地位极高。

年1月份,在第二批国家药品集采名单上,阿卡波糖中标了两个产品,其中一个是拜唐苹。50mg*30片规格的拜唐苹的降价幅度,曾被广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shandafosc.com/bktd/913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