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识货远志

写在前面的话

为了方便各位中药材朋友识货采货,认识不同药材的规格等级划分和采购注意事项,我们特推出“识货”系列文章,供大家参考学习,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大家留言指正,也欢迎大家转发支持!

深度识货

远志

来源:

本品为远志科植物远志PolygalatenuifoliaWilld.或卵叶远志PolygalasibiriaL.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

其原植物如下:

产地、产新时间:

远志为我国常用中药材,分布广泛,其中以山西、陕西一带所产质量最优,也是当地的道地药材。野生远志生长缓慢,分布较广,供应能力有限。其生长周期为3-4年。每年春秋二季采挖。

版药典标准:

原药材:本品呈圆柱形,略弯曲,长3~15cm,直径0.3~0.8cm。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有较密并深陷的横皱纹、纵皱纹及裂纹,老根的横皱纹较密更深陷,略呈结节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棕黄色,木部黄白色,皮部易与木部剥离。气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剌喉感。

远志饮片:本品呈圆柱形的段。外表皮灰黄色至灰棕色,有橫皱纹。切面棕黄色,中空。气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

常见规格:

远志以肉厚粗壮、皮细色嫩、质软糯、无木心者为佳。

远志根据是否抽去木心有“远志筒”、“远志肉”和“远志棍”之分,但市场上多以去木心的远志为主,有选货和统货之分。未去木心的多用做投料。

抽去木心皮肉部分呈筒状者称为“远志筒”;较细的根,用棒捶裂去木心,称“远志肉”;如采后不去木心,直接晒干者,称“远志棍”。

▲远志选货

▲远志统货

采购关键词:

?产地

远志有家种和野生之分,据了解,目前市场上有70-80%来自家种,20-30%来自野生。

家种远志主要以山西为主,分布在新绛、闻喜、夏县、绛县、襄汾等南部地区。陕西渭南、河北邢台等地区也有少量种植。

野生远志资源则分布较广,在山西、陕西、河南等地均有,另外在河北、内蒙、山东等地也有分布。目前,野生货源主供应地在陕西延安到榆林地区,河南、山西等地的野生远志采挖尚未形成。

?采收与加工

远志的质量主要和加工有关,我们从产地了解到,由于远志的采收时间不集中,一些加工作坊,都是收集到一定量以后才开始加工除去木心。加工前,鲜远志先经过晾晒至皮部稍皱,再堆放发汗。由于收集时间不同,晾晒和发汗的时间也有长有短。晾晒太干,不容易去木心;晾晒不够,水分含量高。在部分外表皮已经损坏的部位,肉眼已可见霉菌,这样已感染霉菌的远志,再经过堆放发汗,如果时间过长,就会大面积地感染其他远志,导致远志黄曲霉毒素超标。

?常见质量问题

远志以肉厚粗壮、皮细色嫩、质软糯、无木心者为佳。

其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为黄曲霉毒素超标和木心未去除干净。

黄曲霉毒素:

自从《版药典》对远志有了更完善的用药标准后,“黄曲霉毒素”就成了困扰远志的第一大问题,至于为什么远志的黄曲霉毒素总是不合格,大家多认为是和其复杂的加工过程有关。远志去心时需要先浸润,之后干燥,这个过程十分容易滋生霉菌,所以要控制远志的黄曲霉毒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避免阴雨天采收,阴雨天气不能及时加工晾晒,长时间捂闷起热,容易滋生黄曲霉菌,为后期处理带来不便。

2、及时加工,农户不能一次性全部采收完,为了省事,通常都是将收来的货先放庭院一边,收集到一定量了才开始集中加工。时间一长,里面有霉变的和外面正常的混在一起就容易长霉。

3、储存环境要干燥。

木心未去干净:

版《中国药典》对远志性状的描述是“本品呈圆柱形的段。外表皮灰黄色至灰棕色,有橫皱纹。切面棕黄色,中空。”即也是要求去心的。但就一些规格细小的远志棍而言,去心难度大,可以说无法去心,去心不干净容易造成性状不符。

▲已去木心的远志

▲未去木心的远志

?保存

远志需套内膜保存在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注意防潮、防霉、防虫蛀。

I版权声明

本文为药客巴巴原创。感谢药客巴巴App上优质供应商徐女士的大力支持!

“深度识货”系列文章招募常年经营单一品种,且对这一品种有深入了解的中药材朋友。有兴趣的朋友可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shandafosc.com/bktd/670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