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年秋季学期错时错峰开学返校须知
开学在即,为确保同学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省委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做好全省年秋季学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鲁指办发[]40号)、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印发的学校托幼机构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更新版)、济南市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做好全市年秋季学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特制定年秋季开学返校须知,请同学们认真阅读。
一、开学时间
返校批次
第一批
第二批
返校学生
各学院三年级(18级高起专)、学前初起专、初起本、初等初起本全体同学
各学院二年级(19级高起专)全体同学
开学时间
9月5日
9月6日
即日起所有返校同学禁止离开居住地。
二、开学前
1、按时完成防疫平台摸排,按要求获取健康绿码后方可按时返校。学校严格禁止同学们提前返校,如本人身体条件不适合返校(包括有发热等可疑症状的;本人或家庭成员为密切接触者的;14天内本人或家庭成员有疫情中高风险等级地区(含境外)旅居史、接触史的;21天内所居住社区(村居)发生疫情的),请联系班主任老师,在家自行居家隔离14天,无异常后向学院申请返校;
2、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开学前坚持每日“我在校园”小程序中连续14天据实上报每日体温测量及其他各项健康情况和活动轨迹,没有特殊情况不外出,不参加人员密集的聚会等活动;
3、掌握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喝水、多锻炼、合理营养、规律休息,返校前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4、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返校时须向学校出示一周内的核酸检测报告。
5、乘坐火车、长途汽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返校的,保留好乘车凭证以备检查。
三、报到当天
1、出发前自测体温,确认体温正常出发返校,如体温高于37.3℃,请立即联系班主任老师,办理推迟返校手续,医院治疗。待身体痊愈后联系班主任老师,学院同意后申请返校。
2、返校途中要随身携带足量的口罩、速干手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全程佩戴好口罩,做好手卫生。
3、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尽量减少与其他人员交流,避免聚集,与同乘者尽量保持距离。尽量避免直接触摸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公共设施,接触后要及时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等擦拭清洁处理。
4、如返校途中身体出现发热、干咳、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近就医,如在飞机、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应主动配合乘务等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防疫管理等措施,并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学校。
5、返校当天,学校采取校门受控进出,陪同人员和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校园,各类车辆在校门口即停即走。
6、学生到校进入校门,应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安全有序报到。入校时接受体温检测,主动出示健康码,合格后方可入校。无特殊情况,尽量避免接送人员进入校区。
7、有计划选择返校方式,为减少人员接触,有条件的同学尽量选择由家长自驾送学生返校。因返校当日不允许家长进入校园,建议学生打包行李时尽量使用行李箱,尽量自己能运送行李。自己不能运送的,需在大件行李上悬挂标识牌:学院、姓名、性别、班级,开学当日在学校东门内有往返于校门和公寓的摆渡车,大件行李可以自愿选择使用摆渡车运送行李。
8、返校时随身携带相关证件(学生证、校园码、身份证等)。入校后到达公寓,请按学校要求进行体温测量,体温正常方可进入。
9、如在入校或进入学生公寓时体温异常,请同学们切勿恐慌,听从工作人员安排,配合学校医务人员做好相应处置措施,保持良好心态。
四、开学后
1.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自觉按照学校规定进行健康监测,落实“一日三检两报告”、缺勤追踪等制度。班主任组织学生每天进行早上课前、下午上课前、晚自习结束三次测量体温,做好相关测温技术要点培训。如有体温高于37.3摄氏度、干咳现象或明显身体不适的情况,班主任立即上报学校应急指挥小组,陪同体温异常同学到学校临时留观点,校医对其体温复测,并向应急处理组上交体温记录。班主任负责班级学生每日三次体温汇总记录并上报学院留存,问题学生上报医务室。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现任何人员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7.3℃)、干咳等症状时,立即上报学院,由校医及值班组长陪同出现症状师生进入学校隔离场所。陪同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并做好严密防护。同时第一时间联系长清区疾控中心。
2.召开学生干部会,专题部署教室、宿舍每日卫生清扫、倾倒垃圾、定时通风、等工作。加强学生个人卫生习惯培养,被褥及个人衣物要定期晾晒、定期洗涤、建议使用自备餐具,一用一消毒(开水消毒)、垃圾分类投放,废弃口罩要放入专用垃圾桶。学院、学生工作处安排专人进行检查通报工作完成及落实情况。
3.教室、宿舍等安排专人负责每日通风换气消毒等工作。每日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课间尽量开窗通风,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每日对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如门把手、课桌椅、讲台、楼轨迹为主梯扶手等安排专人每日定时进行清洁消毒。
4.开学后实行以“宿舍——餐厅——教室”三点一线的生活学习,对学生的体育活动、课间活动、上课、就餐、住宿制定详细的路线轨迹,做到学习、生活空间相对固定,学生在图书馆、餐厅主动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