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西安中国整合医学

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951583.html

21世纪,医学进入了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转变、从科学医学时代向整合医学时代发展的历史时期。整合医学还器官为病人、还症状为疾病,让医生从检查回到临床,让医疗服务实现心身并举、中西医并重、防治并行、医养并进、人病同治;整合医学是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类健康的新思维、新模式、新的医学观,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理论创新与技术支撑;整合医学实践是全力推进医疗供给侧改革、全方位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是实现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由之路。整合医学必将引领医学走向新的时代、新的未来!

为进一步推进整合医学事业在我国的大力发展,不断建立中国现代医学诊疗模式与临床路径;为进一步加快整合医学各相关专业委员会建设步伐,不断提升广大医务工作者整合医学诊疗能力与服务水平,兹定于年10月7-8日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中国整合医学大会暨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第一届学术年会与相关专业委员会筹备大会。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未来医学、赢在整合”。将邀请著名院士以及相关专家就医学未来发展方向与前沿技术、整合医学临床路径开发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大会专题报告。本次大会设立整合心脏病学论坛、整合消化病学论坛、整合血液病学论坛、整合呼吸病学论坛、整合儿科学论坛、整合肾脏病学论坛、整合临床营养学论坛、整合妇科病学论坛、整合心身医学论坛、整合骨科论坛、整合健康学论坛暨整合肿瘤预防学论坛等,重点探讨整合医学相关临床专科路径与适宜技术应用。本次大会报名人数已逾人,会议期间,拟成立1个青年委员会与2个专业委员会、启动23个专业委员会与26个省级分会筹备工作,并举办整合医学成果展,以集中展现我国整合医学研究与实践方面的最新成果、实践经验及相关发展态势。

在此,诚挚欢迎国内外致力于整合医学发展的专家学者与会探讨医学未来发展;欢迎各个医疗机构院长、业务副院长、医务科医院发展方向与目标;欢迎各临床科室主任与业务骨干积极参会、共同研究整合医学临床专科诊疗模式与整合医学疾病诊疗路径;欢迎企业代表踊跃参会参展、共同推进整合医学相关技术与设备的发展。让我们共同携手,为将本次大会打造成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国内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学术盛会而努力!

一、时间、地点

会议时间:年10月7-8日(10月7日全天报到)会议地点:曲江国际会议中心(西安市汇新路15号)

二、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

承办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协办单位: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医院协会整合医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整合医学分会(筹)

支持单位:中国非公医疗机构管理协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大会名誉主席:樊代明

大会主席:张士涛(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

大会执行主席:周先志(第四军医大学校长)

大会副主席:万学红(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医院副院长)

来茂德(中国药科大学校长)陈建国(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段丽萍(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闻德亮(中国医科大学校长)

聂勇战(第四医院副主任)梁繁荣(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雷寒(重庆医科大学校长)

黎孟枫(中山大学医学院副校长、院长)

大会院士指导委员会:

樊代明(第四医院/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志红(医院副院长)孙颖浩(第二军医大学校长)杨宝峰(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陈国强(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璐琦(中国中医科学副所长)

大会专家委员会:马存根(山西中医学院常务副校长)王宁利(首都医科医院党委书记)王华(湖北中医药大学原校长)王省良(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新华(广州医科大学校长)王键(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叶文才(暨南大学副校长)刘乃丰(东南大医院院长、党委书记)刘玉兰(医院副院长)刘红宁(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刘祖国(厦门大学医学院院长)吕传柱(海南医学院校长)孙兴国(中医院主任)孙涛(宁夏医科大学校长)何志旭(贵州医科大学校长)余祥庭(武汉大学医学部常务副部长)李永奇(第四医院主任)李葆明(南昌大学副校长、医学部主任)杜茂林(内蒙古医科大学校长)沈洪兵(南京医科大学校长)陈元仲(福建医科大学校长)周永学(陕西中医药大学校长)周林(医院所长)周胜华(医院院长)尚红(中国医院副校长、院长)范永升(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郑学宝(广东医学院院长)段志光(山西医科大学校长)赵劲民(广西医科大学校长)徐建光(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崔慧先(河北医科大学校长)曹云霞(安徽医科大学校长)温浩(新疆医院院长)阚全程(医院院长)霍勇(医院主任)

大会学术与组织委员会:王兴鹏(上海交通医院院长)王莉(医院副院长)王敬博(第四医院科研科科长)王颖(河南医院肿瘤内科教授)王新生(青医院院长)尤涵(厦门大学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文格波(南华大学校长)任延明(青海大学医学院常务副校长)庄建(医院院长)刘运芳(中国工程院教授)刘海峰(医院医务部主任)关利新(牡丹江医学院院长)孙洪军(医院院长)杜培革(北华大学副校长)李延青(医院副院长)李金田(甘肃中医药大学校长)杨庆军(医院院长)肖纯凌(沈阳医学院院长)别荣海(新乡医学院校长)宋柏林(长春中医药大学校长)宋震亚(医院副院长)张发明(南京医院主任)张树峰(河北省承德医学院校长)陈芍(医院院长)武继彪(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林英忠(广医院院长)呼永河(医院副院长)罗杰(医院院长)胡仁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骆华伟(浙江省医师协会副会长)秦成勇(医院院长)顾建钦(医院院长)涂汉军(湖北医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黄东胜(医院院长)黄勍栋(医院副院长)蒋立虹(医院院长)蔡建辉(吉林医药学院校长)

大会秘书长:李永奇

大会副秘书长:

王敬博杨志平刘运芳

三、会议主题及学术架构

(一)会议主题:未来医学赢在整合

(二)会议日程与学术架构

四、主旨报告专家简介

(一)、樊代明《医学与科学》

樊代明,消化病学专家。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第四军医院院长、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亚太消化学会副主席,曾任第四军医大学校长、中华消化学会主任委员、年世界消化病大会主席。长期从事消化系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并致力于医学发展的宏观战略研究。

获美国国家医学院外籍院士、法国国家医学院塞维亚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陕西省科技最高成就奖、求是实用工程奖等多项荣誉奖励。

(二)、杜治政《医学与哲学》

杜治政,主任医师,《医学与哲学》杂志主编,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历任大连医科大学教授,大连理论医学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医师进修杂志》、《实用护理杂志》副主编、主编,大连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自年至年担任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第一、二届主任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会一、二、三、四届理事。学术著作有《医学伦理学纲要》、《护理学新论》、《医学伦理学探新》;主编有《社会主义医学伦理学教程》、《医学伦理学辞典》。

(三)、张侃《医学与心理》

张侃,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员、学委会主任,国际心联副主席,国际人因学会执委,国际科联中国委员会副主席、IRDR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第全国委员,国务院应急办专家组和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成员。历任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中国人类工效学会理事长、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委员、国际科联中国委员会委员、国际应用心理学会执委等职。国内国外发表论文50多篇。年获国防科工委科技二等奖;年获自然科学三等奖;年获自然科学进步二等奖、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研究领域是工程心理学的心理学。

(四)、丛亚丽《医学与伦理》

丛亚丽,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伦理学教授,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副院长。医学伦理学方向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做出了重大贡献。首次在国内外提出抗心律失常药物最佳靶点假说。“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离子通道靶点研究”课题,荣获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为《药理学》、《药理学图表解》、《药理学》、《离子通道药理学》专著主编。

(五)、陈国强《基础与临床》

陈国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细胞分化与凋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年受聘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年受聘悉尼大学荣誉教授,并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病理生理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医学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医学会副会长、上海生理学会理事长、上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美国血液学会、美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学会和美国化学学会等会员,并担任国内外多个杂志的副主编或编委。研究领域:肿瘤尤其是白血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研究,在肿瘤细胞命运决定和肿瘤微环境调控机制方面获得系列创新性成果,发表SCI论文余篇,被他引余次。

(六)、孙颖浩《精准靠整合》

孙颖浩,泌尿外科专家、主任医师、二级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席科学家,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第二军医大学校长兼泌尿外科中心主任、全军前列腺疾病研究所所长。担任亚洲泌尿外科学会(UAA)主席、世界腔道泌尿外科学会(ES)理事会理事、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全军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科协副主席、上海市医学会副会长、上海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上海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会长、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美国生殖泌尿外科医师学院(AAGUS)海外院士。创办AsianJournalofUrology,并担任《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和《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主编,《临床泌尿外科杂志》、《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上海医学杂志》副主编,《JournalofEndourology》、《UrologiaInternationalis》、《BritishJournalofUrologyInternational》、《UrologicOncology》、《Urology》和《柳叶刀中文版》等杂志的编委。

(七)、黄璐琦《西医与中医》

黄璐琦,男,中国工程学院院士,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药研究所所长,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中药)合作中心主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咨询专家,国家中医管理局中药学学科带头人,国家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中药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生态学会中药资源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系统复杂性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中药杂志》副主编,《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副主编等。主要从事中药资源和分子生药学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级课题和部局级课题二十余项,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二等奖一项、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二等奖一项。发表学术论文余篇,著有“分子生药学”等学术专著4部。主要荣誉称号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中医药十大杰出青年,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央国家机关十大杰出青年。

(八)、郎景和《医学与人文》

郎景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导,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院副院长,第五、第六届中国妇产科肿瘤学组执行主席,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第一副主任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科普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妇科内镜学组组长,美国纽约科学院会员。《中华妇产科杂志》总编辑、《健康世界》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内妇产科首屈一指的专家。主要研究课题是妇科癌瘤诊治及显微外科。从事妇产科医疗、教学、科研近五十年,临床经验丰富,技术全面。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进行研究,提出“在位内膜决定论”和“源头治疗说”;关于卵巢癌淋巴转移的研究及对妇科内镜手术、子宫颈癌防治、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的诊治及基础研究均有突出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卫生部、教育部、中华科技进步奖及北京科技奖等8项,并荣获年度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年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及全国高校教学名师称号等。发表学术论文余篇,主编(译)著作30部,个人专著10部。

(九)、杨宝峰《医学与药学》

杨宝峰,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著名药理学专家,兼任中国药理学会心血管药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省部共建生物医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研究领域:抗心律失常药物和离子通道,首次于国内外提出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最佳靶点学说并被编入本科生、研究生国家统编教材,发现抗心律失常中药临床疗效较弱的原因,并提出增强中草药药效的新理论,对于发展高效低毒的中药,使中药研究现代化、走出国门。

五、注册须知

注册费:元/人;现场缴费。

备注: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全体委员以及讲座专家

免注册费大会网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shandafosc.com/bktd/554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