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转眼间,盛夏如期而至,抗疫之路仍在继续,医学青年用责任和担当,勇敢前行。医学学子践行着他们的理想信念,向榜样看去,是一个个亦师亦友亦亲人的老师们。恰逢两年一届的“良师益友”评选,在这个特殊的背景下,我们更要让这些辛勤育人、为人师表的师德典范从幕后走到台前。目前,北京大学医学部第六届“良师益友”评选活动已完成院系初评环节,现进入网络展示阶段,该阶段各位候选导师所获的点赞数将作为人气值显示于后一阶段的网络投票评选中。后续结合在校研究生的网络投票,真正选出学生自己心中的模范榜样,促进师生交流、增进师生感情的同时,激发导师的育人热情,不断推动导师队伍的发展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师者风采
张强
教授
博士生导师
_张强,北京大学博雅教授、首席科学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兼任中国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纳米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国家药典会委员制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以及中国药学杂志(中英文版)、药学学报(中英文版)、JControlledRelease等多个国际杂志的编委等。曾任世界控释协会中国分会首任主席,中国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年毕业于原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剂教研室,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比利时和日本工作学习。-年在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工作,年后在北京大学药学院工作,先后任药剂教研室主任、药剂系主任、药学院副院长等。
张强教授长期从事创新药物制剂的基础与转化研究,在相关领域权威杂志NatureCommunication,AdvFunctMater,ACSNano,AdvancedDrugDeliveryReview,J.ControlRelease,Biomaterials等发表多篇文章,获得省部级奖励6项,负责完成创新制剂研究30余项,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40多项,开发上市多个新型释药系统,并在上市后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张强教授团队领衔的“药物新制剂中乳化关键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项目获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张强教授曾指导的余名研究生已经顺利毕业,目前指导硕士生11人,博士生11人。
为师、育人理念
6个结合:
1.学科发展与专业知识结合
2.掌握知识与学习方法结合
3.科学性与趣味性结合
4.基础与应用结合
5.教书与育人结合
6.教书与学习结合
2个教学成果:
1.学生热爱药学,投身药学事业
2.学生成长、成熟、成才
师门文化
在科研中,张老师对学生因材施教,即使工作十分繁忙,也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