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周倜在医院绩效考核中,湖南中医院科研指标得分98分,综合得分在医院绩效考核中排名第14名。优秀成绩的背后,医院多年来对科技创新的重视。“我们始终坚持人才兴院、科技强院战略,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医院高质量发展。”2月27日,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上,湖南中医院党委书记程博带来经验分享与思考。聚焦重点,狠抓建设程博介绍,近年来,全院上下主要从三方面重点入手,并严格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一是聚焦“体系管理、配套管理、创新管理”抓制度建设。建立科研管理项目信息系统、临床研究大数据平台、专科专病研究数据库、中心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等,建设医学创新实验中心、专科实验室、生物样本库等公共科研平台,加强科研课题、项目平台、成果转化、重点学科、项目经费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管理,健全“立项—实施—结题—成果”全过程监管体系。(图为湖南中医院医生正在做实验)持续加大科研工作投入,按照立项要求对各类科研项目经费配套,开展“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重点病种研究,对肝衰竭、不孕症、慢性心衰、中风病、干眼五大病种各投入万。二是聚焦“资源整合、学科联合、聚集融合”抓队伍建设。单独设立中医内科重大疾病防治研究及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3个专职科研机构,在医院自主职称评审方案中单独设置科研系列评审体系,整合临床学科及专职科研人员资源,推动科研平台、孵化平台、高端人才等创新资源和中医药聚集融合,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零”的突破。数据显示,年,医院纵向科研经费同比增长41.1%,年增长61.6%,年增长71.7%。三是聚焦“源于临床、服务临床、推动临床”抓项目建设。瞄准学科发展前沿,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目标,在医疗服务、医院建设、临床科研一体化、重点病种研究、重大成果集成等方面推进“医-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推动成果应用临床,年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总额同比增长.8%。(图为湖南中医院医学创新实验中心)成果颇丰,再获突破一系列的举措,换来喜人的硕果。以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引领,该院多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突破。以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助推医教工作进阶。年以来,获批国家级项目立项32项、省部级项目立项项、厅局级项目立项项,高水平SCI论文发表数由年的23篇增长到年的90篇。27个科研制剂通过湖医院制剂。21个医院制剂纳入湖医院制剂调剂品种目录。“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全省6个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入选名单中,我院中医眼科学、针灸学、中医肝胆病学3个学科入选,学科建设已进入高水平发展的快车道。”程博说。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助推人才建设进档。通过实施“精准引才、精细育才、精心用才、精诚留才”四大工程,近2年新增全国名中医1名,全国人大代表1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名,省卫生健康委高层次人才20名,省“十四五”第二批中医药人才23名,湖南省青年芙蓉学者1人,湖南省杰出青年1人、“湖湘青年英才”3人、柔性引进特聘专家30人。科研工医院发展进位。医院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项目储备库、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中医药)、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国家中医康复中心,在医院绩效考核中,医院科研指标得分98分,较年度提升22分,占总加分84.7%,医院排名位列全国第14名,较年提升5名,创历史最好成绩。“我们深感科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程博表示,全院上下一条心,也已做出多种新探索。多措并举,激发活力让科技项目成拳头。程博介绍,在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中,科研加分优势突出,科研项目的重要性日渐突出。为此,医院按照立项要求对科研项目给予了充足经费配套,并在人才引进、政策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让科研工作有盼头。建立科研部—科主任—科研秘书分级管理模式,校级课题赋予科主任指南撰写职权,科研任务与科主任年度考评挂钩,科研秘书协助管理科研事项,与职称晋升加分挂钩。(图为湖南中医院召开首届科技大会)让科研人员尝甜头。年,医院首届科技大会,修订《科研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加大科研人才薪酬激励,对全院科研工作量进行科研绩效考核并发放绩效,充分调动全院职工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将一以贯之深入开展各类工作,力争取得更多新突破。”程博表示,全院上下医院前十强为目标,为推动湖湘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