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期刊山东医药论著摘要新型靶向

欢迎阅读我们的学术期刊

——山东医药

作者

尚凤琴,李晓瑞,余卓营,张野,石冰洁,王建勋

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

目的构建新型靶向人源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并观察其对BCMA阳性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方法构建靶向人源BCMA的CAR分子,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包装成功后,转导健康志愿者的T细胞,制备Anti-BCMA-CAR-T细胞。将Anti-BCMA-CAR-T细胞作为观察组,普通T细胞作为对照组,计算两组培养0~18d的生长倍数对数值;将其与RPMI-细胞共培养,采用CFSE染色的T细胞增殖实验观察两组体外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和荧光素酶化学发光实验检测两组细胞在不同效靶比(1∶4、1∶1、4∶1)时对RPMI-细胞的杀伤效率,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细胞在不同效靶比(1∶4、1∶1、4∶1)时对K-cBCMA、K-hBCMA细胞的杀伤效率。将两组细胞与RPMI-、K-hBCMA两种BCMA阳性肿瘤细胞分别共培养,效靶比为4∶1,采用ELISA法检测上清干扰素γ(IFN-γ)水平。

结果两组培养0~18d的生长倍数对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FSE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ITC信号明显左移。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相同效靶比时,观察组对RPMI-细胞的杀伤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荧光素酶化学发光实验结果显示,效靶比为1∶1、4∶1时,观察组对RPMI-细胞的杀伤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效靶比为1∶4时,两组细胞对K-cBCMA、K-hBCMA细胞的杀伤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效靶比为1∶1、4∶1时,观察组细胞对K-hBCMA细胞的杀伤效率明显高于同组K-cBCMA及对照组对K-hBCMA的杀伤效率(P均0.05)。在杀伤相同BCMA阳性靶细胞后,观察组上清IFN-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

结论成功构建一种新型靶向人源BCMA的CAR-T细胞,该细胞能够有效且特异性杀伤人BCMA阳性肿瘤细胞。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B细胞成熟抗原;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刊载于《山东医药》年第11期)

温馨提示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shandafosc.com/bknr/1104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