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的费用 http://pf.39.net/bdfyy/本文应大湾区医投研研究院要求而写,原先任务是写一份阿里健康价值投资分析,但需要花很长时间,所以先写一份关于移动医疗及医药电商的行业分析;大湾区医投研是一个汇聚全国对医药行业深度研究的高手平台,大家各自跟踪研究某个标的,像雷达一样扫描整个医药行业,分享投资机会,互相交流,实现苟富贵,勿相忘。医药电商经过10多年的发展,从年药房网第一家拿到互联网药品交易证,在年4月18号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服务“六稳”“六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在确保电子处方来源真实可靠的前提下,允许网络销售除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以外的处方药。正式放开网上销售处方药合法化。行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各个赛道上的商业模式已经突显而出,跑出领跑者,在法规的合法化后,意味着后来者已经没有什么机会。市场上只有领跑者之间的竞争,谁能拿到最后一棒实现上市。基于移动医疗及医药电商的业务模式,我综合分析全行业,个人认为有6种商业模式会受到资本的热捧!
第一种商业模式B2C
B2C模式最核心竞争力是流量或自有品牌产品,为什么绝大部分垂直电商最后都会倒掉,原因是它获客的流量成本太贵,要不断持续从市场上面购买流量,而无法留存下来;如果解决不了获客成本和留存问题,做垂直电商是没法成功的;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两者属于富二代,都是大平台给予极低成本的流量,而持续的供给,并且用户认可平台,也就认可它们,能留存下来,所以就算它们没有做太多营销动作,销售规模都在不断的增长,所以一上市就市值千亿以上,受到资本的热捧;在互联网上面,基于自有品牌产品的B2C模式玩法,成功实现上市有三只松鼠和完美日记,目前医药行业最成功的可孚这个品牌,这品牌背后的企业是一家传统经销商,借助医药电商的发展趋势,自己贴牌可孚这个品牌,专注贴器械类产品,借助线上各个流量渠道猛推,这几年高速增长,销售额已经年销售20亿以上,目前在准备IPO。如果你要走B2C模式,这两个核心竞争力,如果你没有一个有优势,建议就不要碰这个模式,可能赚点钱,但基本做不大。第二商业模式B2B
B2B模式大概有三种,医院的商业配送,这类基本是国有企业的天下,医院回款周期太慢,有些半年到一年的时长,商业配送毛利率一般5、6点左右,只有国家企业才会有低息的资金成本来玩得转;但民营企业根本玩不转这种模式,所以瑞康医药上市后,股价从上市最高点跌去80%;第二种模式主要是做第二、三、四终端配送为主,主要配送对医院为主,给连锁药店、单体药品等等对象做配送,它建立全国网络,服务工业,最成功者当然是九洲通,但这种模式并没有受资本喜欢,PE一般只给到10左右,因为预计未来它会受到第三种模式冲击。第三种模式:以药师帮、1药网、药京采等为代表,它们的模式是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建立联盟体,通过系统赋能药店,汇集所有合作药店的商品销售数据,统一跟工业谈判,拿到最优势的价格,供给药店,缩短整个供应链层级,提高效率的模式,而且他们本身也会同时建立几千名的业务员队伍,帮工业去做终端维护,对某些工业来讲,本身产品少,要建立上千名的业务员队伍,成本过于巨大,只需通过这种平台就可以低成本覆盖全国,相比九州通这种只是简单配送,他们会更加喜欢这种模式的平台,目前这几家年增速都达到50%以上,市场份额占比越来越高。不管你是整合乡村诊所,还是个体药店,这个模式最核心是必须借助互联网,通过系统赋能,汇聚商品销售数据,才能有筹码跟工业谈。第三种商业模式DTP
我们都知道新药开始进院非常难,一般都是先做医生工作,开处方到院外拿药,所以这些产品一般叫DTP品种,院外药房就叫DTP药房。之前各个省的DTP药房都是分散,对工业来说就要一家一家就谈合作;如果有一家公司能在全国开DTP药房,统一对接工业,提升效率,就非常有价值;最早成功者是百济大药房,但它最多的时候也就开不到30家;当下最猛的是圆心科技,经过多轮资本融资融快到个亿,目前全国开的DTP药房预计已超过多家,所以它以这么多家店的优势,跟工业一谈就可以做到全国承接落地。另外各个地方政策鼓励处方外流,各省在搭建处方流转平台,医院周边的药店。医院周边租金贵,开药店投入巨大,属于重投入,是一般人玩不转。所以目前这块市场竞争者主要是大连锁,国有商业配送公司的连锁子公司进来开店,目前没有上市,有资本的支持只有圆心科技。第四种商医院的慢病管理
从最早的好大夫、丁香园、杏仁医生等等移动医疗,医院法规没有出台之前,它们亏损巨大,因为没法变现;医院落地后,大家就可以开方卖药,合法变现,但目前用户线上付费问诊习惯尚未养成,另外中国医生数量有限,医院里面,如果自建人数非常多的医生队伍,很难实现,另外医生掌控处方权,决定患者用药。所以未来的医院模式将是抢医生,通过医生抢患者,然后基于医生针对患者做慢病管理的模式。目前移动医疗有二种模式,第一种模式:专注某个专科的移动医疗,像好欣晴专注于精神科领域,木棉花医生专注不孕不育等等,这种模式最终都是线上线下配合落地,各个地方会开线下诊所,线上通过医院提供问诊服务做引流,引导患者到线下诊所就医,两者结合起来。这里面最关键的针对合作的医生都是采取合伙人模式,共建线下诊所,因为医生是核心资源。这种和成功上市的爱尔眼科、锦欣生殖有相似的地方。第二种模式:医院里面的医生,多点执业挂在它的医院平台上面,医生会利用平台的系统,把线下问诊的患者引到平台上面,由医生自己来服务管理这些患者,相当医生变成这些患者的私人医生,医生开方后,处方会分配到最近的线下门店,由门店来配送给患者。这个医院会利用平台医生资源,患者数量,跟工业洽谈合作,代替部分工业处方药传统线下的业务模式,把它搬到线上来。这种模式是一个繁大的体系工程,1、首先要建立一个平台系统;2、线下要有几千名医药代表队伍来维护医生合作;3、医院旁边要有合作的药店做落地配送承接。4、产品要非常丰富,医院里面的产品;5、每个科室都要搭建一个慢病管理服务包,帮助医生去管理服务患者。目前行业内能做到估计只有医联,它收购康爱多后,把康爱多的供应链和线下联盟门店整合进来,就能实现上面5点要求,因此它未来的商业模式将有巨大的商业价值。第五种商业模式代运营
目前国内以代运营模式上市的公司有宝尊电商、丽人丽妆等等,它们代运营类目主要是以食品、化妆品等等为主,他们为厂家提供线上总经销和线上店铺代运营等事项;目前尚未出现代运营医药旗舰店上市的公司,目前代运营医药类目有的是做其它类目代运营出身,有的本身是做医药电商业务分销同时接厂家旗舰店的批发企业,个人认为这两类企业做旗舰店是不会做得太好的,规模也做不大。原因如下:药品属性不同于其它商品,可以短期通过广告轰炸就能出量的,另外这些代运营商本身就没有药品的会员数据,本身没有相应的流量渠道来源,所以他们模式不会被资本喜欢,可能赚些钱,但实现上市是不可能。做药品旗舰店最有优势的企业应当本身是大药房店铺运营非常好的商家,类似康爱多,它的大药房店铺已经累积几千万购买用户,同时有完善的运营队伍和慢病会员队伍,另外它们的CRM系统也非常完善,如果他们来运营药品旗舰店,会基于慢病管理模式,配合工业做外围的推广,利用旗舰店做承接,做慢病管理,就能很快出量,而且越做越大,后发优势非常明显。药品旗舰店的运营是非常繁大的体系,不是简单几个运营人员就能搞定,特别是后端的会员队伍,这些是一般的纯代运商很难搭建起来,一来不懂,二来没有相应的人才,三来没有系统。所以我更看好优秀的大药房转型做代运营商,目前百秀大药房已经接了很多个隐形眼镜旗舰店代运营,大力向这块转型。我相信未来这种代运营模式,还是有可能出现一、两家上市公司。第六种商业模式O2O
美团是O2O最成功的案例,医药电商的O2O最近几年非常火热,但做得最好的是传统连锁,像海王、益丰等等,因为它们线下门店很多。目前专注做这块的是叮当快药,资本已经融了好几轮。这种模式需要各个地方开店,成本投入非常巨大,如果原来有门店还好。另外流量如果是从O2O平台获取,只不过是另外一种的B2C模式,打价格战,也留存不住用户。O2O解决配送快的痛点,但如果获客方式是依赖第三方O2O,这条路会越走越艰难,如果没有其它创新方式获客,比如做处方流转平台的承接等等,才真的有好的出路。综观移动医疗及医药电商的发展,目前每家已经不是单一商业模式,而是多种模式混合方式在开展业务,随着处方药政策的放开,不断有商家实现上市或者新的一轮融资。另外科创板的政策放开,国内上市更容易,所以只要你的商业模式是创新的,有价值,就会吸引到资本。但只有团队执行到位,管理层方向明确,才会有机会成功,资本只是一个弹药,助你一臂之力,但能否成功关键还是靠人。黄钻柏看你喜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