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灵魂砍价的B面拼命拿下入场券,却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作者:张羽岐文若楠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41种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8%,预计每年可节约药费亿元。”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下称“国采”)的拟中选结果在11月6日对外公布。

国家医保局透露,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及中选企业做好中选结果落地实施工作,确保全国患者于年3月用上本次集采降价后的中选产品。

自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已在过去5年组织开展了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共纳入种药品,平均降幅超50%。但在历经数次集采后,集采品种与临床实际运用品种存在差异、集采中选品种放量缓慢、供药企业断供等问题亦浮出水面。这也成为集采的B面。

在此次落幕的第九批国采中,较为显著的变化之一即将采购周期延长至近4年。采医院能够有稳定的价格和市场供应渠道,企业也在短时间内不需要再考虑集采、复杂的续约等问题。但采购周期的延长也并不是一劳永逸。

11月6日,医院药学部主任张兰在接受时代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表示,“集采周期变长以后,我们仍然要做好药品入院的监督,因为于患者而言,最重要的是药物的质量。一定要保证药物的质量和药品品种稳定、长期的供应。”

医院需要什么药?

一般而言,国家集采需要经过医保部门确定集采品种、医疗机构报量、企业竞标、集采开标以及最终落地执行等一系列环节。

作为一种调节药品、医用耗材供需的手段,选定药品或医用耗材品种是集采的重要环节。然而,纳入集采的品种与医疗机构用药需求有时并不完全匹配。

早于今年2月,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做好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应运用历史采购量复核医疗机构报量,提高报量与临床实际应用的匹配度,对用而不报、刻意少报或者接续采购报量明显低于上一轮集采的,在报量阶段即要求整改或作出说明。

今年6月,天津市医保局联手天津市卫健委发布《关于加强集中带量采购执行情况监测和通报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强化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执行情况监测和通报。要求报量时,未按要求填报、填报数据明显不合理或情况说明不充分的,要督促辖区定点医药机构重新填报。

针对品种和报量的问题,张兰对时代财经解释道,“在医院报量方面,我们尽量控制在比较合理的区间,医院内该类产品的使用情况,它的使用波动大不大”。

“医院为例,我们会调取三年或者三年以上时间的采购数据,分析这类药物的整体使用趋势,这样才能对明年的使用情况有一个预测。其次,我们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shandafosc.com/bkls/1331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