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股掀涨停潮利好政策频出,看好受医保政

12月31日,A股和港股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多只中药股大涨。

截至收盘,A股方面,行业龙头方面,白云山()涨5.95%,云南白药()涨7.89%,片仔癀()涨3.34%。此外,佐力药业()、红日药业()、精华制药()、新天药业()、佛慈制药()、同仁堂()、华润三九()、太极集团()等涨停。

港股方面,同仁堂科技()涨超17%、同仁堂国药()涨超11%,固生堂()涨超15%、中国中药涨超12%。实际上,自年12月20日以来,中药板块整体呈现走强趋势,接连创下年内最高点。截至12月31日收盘,中药板块当天报收.61点,涨幅4.96%,最高涨幅超6.5%。相比12月20日,累计涨幅超17%。

券商分析普遍认为,中药股爆发上涨是与国家政策,以及受医保政策影响小等行业特性相关。

年底中药政策接连出台

12月3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充分发挥医疗保障制度优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文件提到,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中药饮片、中成药、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等纳入医保药品目录。将经国家谈判纳入医保目录的中成药配备、使用纳入监测评估。充分利用“双通道”药品管理机制,将参保患者用药的渠道拓展到定点零售药店,更好地保障参保群众用药需求。

中药饮片是经过清洗切割以及经过其他加工的中药材,有别于患者日常治疗所服用的中成药。上述文件提到,公立医疗机构从正规渠道采购中药饮片,严格按照实际购进价格顺加不超25%销售。非饮片的中药严格按照实际购进价格“零差率”销售。中药饮片的具体范围以药品监管部门的定性为准。医疗机构炮制使用的中药饮片、配制的中药制剂实行自主定价。

这意味着,中药饮片在价格上相比其他中药有更大的价格空间。

除了医保政策对中医药的支持,年12月3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还公布了首批7个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获准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建设主体,鼓励在中医药服务模式、产业发展、质量监管等方面先行先试。业内普遍认为,这将有利于中医药行业的发展。

东吴证券认为,中药在我国具有多年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欧睿报告,中国中成药市场在-年快速增长,市场规模由年约亿元人民币增至年约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8%。近年来,国家密集推出各项政策,支持鼓励中药传承创新发展:基药目录中成药数量占为39.12%,“”目标持续推进有望刺激中药放量;年以来我国中药创新药加速获批,截至年12月24日,已有11种创新中成药获批。OTC市场上游原材料涨价,企业具有提价意愿和提价能力,有望迎来量价齐升。

中成药集采在路上,受医保政策影响小的产品被看好

过去一年,集采、医保谈判等支付方政策始终影响着医药行业的发展。湖北19省区联盟、广东6省区联盟在中成药集采政策上的进展也成为刺激中药股的重要消息。

12月21日晚间,湖北省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管理服务网公示中成药19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从公布的拟中选名单来看,此次共计个中成药产品入选,涉及神威药业(.HK)、昆药集团(.SH)、康缘药业(.SH)、珍宝岛药业(.SH)、中美华东制药、济民可信、同仁堂(.SH)等共计97家企业。从降幅来看,平均降幅42.27%,最大降幅82.63%。

从降幅来看,中成药集采相比过去几轮化药的集采降幅更为温和。因此,业内也普遍认为,地方联盟集采是国家组织中成药集采积累经验的过程,对于部分企业来说是发展机会。

12月24日,广东药品交易中心发布《广东联盟清开灵等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文件》,从文件来看,集采产品数量从此前征求意见稿的个变为个,7省联盟变为6省。不过,此次集采涉及的个品种,仍然包括醒脑静、复方丹参、血塞通、银杏叶、连花清瘟、抗病毒口服液等大品种,因此最终结果备受期待。

安信国际12月28日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品牌中药大多在OTC端进行销售,受医保政策影响相对较小。当下建议积极布局低估值的中药板块优质标的,也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shandafosc.com/bkls/1221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