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标题,你大概猜到这是一个没有意义的讨论,但是我从来都不谈没有结论的问题,我国在hiv抗病毒药物研发方面现阶段依然处于托儿所水平,最早的核苷类药物上市于基本上三十几年前,也就是年左右就开始陆续使用,齐多夫定甚至于年就在美国上市,时至今日,我国依然处于核苷类药物的初级研发阶段,或许新上市的药物在疗效和血液半衰期方面优于30年之前,但是新瓶装老酒,还是那个味,说到底,也没蹦出苷类药物的范围。
关于非核苷类药物的实质,就是核苷类药物改良的,在分子式上稍微变化一下,就如同一首歌结尾处改了几个音,就变成了原创歌曲,核苷类药物改良一下,从新起个名字,就是创新药。纵观国际,目前主流的研发水平处于整合酶小分子口服药层次,甚至即将上市的衣壳类注射抑制剂抗体,很遗憾国内竟然刚有一个核苷类的新药上市,宣传口号遮遮掩掩,不敢明确的说这个药的血液半衰期是几个小时,三期做过多久人体试验,与哪个药物对比有至少非劣效性标准,耐药屏障有多高,只敢与治疗效果垫底的依非韦伦进行对比,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同处在一个班级,不跟班级的正数第一比,却喜欢跟倒数第一比。
情怀值千金,可不是体现在治疗效果方面,哪有人为了情怀买单牺牲健康,今时今日,已经是全球化的时代,患者不是傻子,不看书,不识字,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天天吃药的人会听一个从来没吃过药的人文字阐述?真有诚意,就真金白银的投入,请真正的科研人员,懂研发的人的来研究,而不是大搞地方保护主义,卖弄立场情怀走捷径,中国的电影在国产保护月票房几十亿,你问敢叫国际大片吗?
去年国产药进了医保好几种,为何不做一下市场调查,看看有几个患者用,跟唱戏的比嗓门,跟患者谈疗效,你说搞笑不搞笑,老话新说没新意,遮遮掩掩没诚意,空有形式没深意,地方保护没意义。
翻来复去的核苷类药物,就等于没有创新,翻来覆去一个药,名字都不变,从克数上剪掉一部分就叫创新?到底是为了方便患者,还是节约成本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既然都是核苷类药物,换个包装就要收费,这与诈骗有什么区别?
有人为情怀鼓掌,没人为情怀买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