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动图,「星标」赛柏蓝▍来源/知药客▍作者/秦人药客第三终端,是药代的新机会吗?“医保控费”“4+7”“国谈集采”“省二批”厂家拍大腿,代表很着急!何解?一边抓创新,一边拓渠道,都说隔壁“第三终端”风生水起,抄起家伙往里挤!劝君心莫急进入之前先学习!《天道》最近在各网络媒体又又又火了!那句:神即是道,道即是规律,规律如来,容不得你思议!撩拨了不少人的神经,入局之前得先了解!少走弯路才是王道!
01
要了解“药品第三终端”市场,得先了解其如何划分?一般认为“第一终端”医院市场,“第二终端”即医药商超连锁市场,剩下的都算“第三终端”,包括“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卫生所外加单体药店等等有资格销售药品的终端”。02
从上边的划分大家应该想象的到“第三终端”市场的一些特点ⅰ基数大、分布散、单产小基数大:
具《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基层医疗机构数量为94万余家,其中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护理站为22万余家,村级卫生室为62万余家,各类门诊部加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0万余家,再加上一些单体药店,第三终端市场的终端数量全国轻松过百万余家,基数相当大。
分布散:
其中70%以上设立在农村、乡镇,分布很散!其中诊所分布城市稍多于农村。
单产小:
由于基层医疗机构覆盖面不大,服务人群有限,少则千把号人,多则几千人。针对常见病、多发病,如,感冒、发烧、拉肚子等,也会有一些慢病的首诊和定期防治,像糖尿病、心脑血管患者测个血糖、血压,开点维持的药物。所需品类不多,数量有限,所以导致单个终端一年卖不了多少量。
医院的专家来给基层医生做培训,车上闲聊。
足以看出基层医生的“小”,不光是产量小啊!在专家心里也小到没有!ⅱ环节少、琐事多第三终端的医疗机构人员配置简单,常常是“一人店”“夫妻店”“父子店”的方式开展诊疗服务,人员结构简单,老板即医生,医生即老板,搞定一个人就能成交。当然也有少数做到一定规模的,但人医院和连锁药店简单的多。第三终端医疗机构绝大多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还得被摊派公共卫生任务。医生(老板)的多重身份导致其需求点较多,比如,安全、利益、疗效、口碑等等。经营稍好点的就得从早忙到晚,也想要点自由时间,但又舍不得花钱雇人。由于其较为分散受所处环境影响也较大,甚至不少是“半医半农(工)”的状态,农忙时节都半歇业状态,老百姓有个小病小痛也都忍着!业务员也会被拉去做免费劳力,时常会听到他们抱怨总之,各种琐碎事务较多,对业务量的影响可想而知。
ⅲ客情重、专业弱“只要关系铁,订单你来写!”“只要关系深,销量变成真!”这两句话虽然夸张,但真实的反映了“第三终端”市场客情的重要性。酒桌上哥俩好,签了大单,酒醒后卖不动,两眼一瞪!大量的效期货,坏账就这样形成了,最后要么团队买单,要么丢掉客户,鸡飞蛋打。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不少团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