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要闻5月28日下午,《山东省药品集中采购报告(—)》推介会在济南召开。《山东省药品集中采购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由山东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课题组,对“十三五”期间全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形成,客观反映了山东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药品集中采购领域取得的成效。《报告》以年-年5年间积累的数据为基础,重点从医保基金作用发挥、集采平台稳价保供、群众用药负担变化及相关工作建议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对“十四五”期间药品集中采购平台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集中采购效率,最大限度发挥医保基金作用,巩固集中带量采购成果并形成常态化起到借鉴意义。医保财政投入持续增长,惠民效果显著。省级财政投入从年.9亿元增至年亿元,年均增长11.5%。省级医保目录药品种类稳步增加,医保药品惠及范围逐年扩大,山东省版医保目录共纳入医保药品个,较版增加44个,增幅约为1.56%。医保目录内药品报销比例不断增长,大病用药费用报销比例从年医保费用报销最高65%提升到年的最高75%左右,常见慢性病用药费用医保支付额不断增加,报销种类扩大,报销比例调高,使约万“两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在药费报销上得到帮助。药品采购更加规范,药品价格稳中有降。为积极探索药品集采的创新路径,平台药品挂网价格实行全国低价联动,率先实现首批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药品落地,开展的省级带量采购40种,平均降幅67%。挂网药品价格逐年下降,降价药品种类逐年增加,平均价格由年82.95元降至年62.58元,总体下降比例为24.56%;进口替代增强,价格稳中下降,年进口药品有种,年降至种,降幅21%,药品国产化替代能力明显提升;进口药品链式拉氏价格指数下降约为15%,长期保持下降趋势。药品集采能力不断提升。药品集中采购政策促进了药品交易,更大程度上满足了用药需求。平台药品交易额由年亿元增至年亿元,增幅31%;药品年交易量从年的27.3亿(片/粒/支)增至年的28.2亿(片/粒/支),增幅约为3%;平台上基层医疗机构交易额由年62.95亿元增至年的72.84亿元,覆盖了家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种类保持均衡稳定,满足群众用药需求,药品种类数量基本在种左右波动,化药种类数量最多,中成药次之,进口药和生物制剂较少,数量占比保持稳定。平台在实现保供稳价惠民中发挥重要作用。平台借助“互联网+”,实现药品采购“一网通办”,删繁就简,简化流程。模式创新,健全平台体系,提升服务质量,构建“1+4”药械采购平台体系,集招标、采购、交易、结算一体化功能;搭建信用平台、结算平台、两票核验平台和监管平台,在信用记录、货款结算、发票核验、交易监督方面为主平台提供辅助支撑,在“一网通办”基础上实现全流程监管,形成竞争充分、价格合理、规范有序的采购供应保障机制。信息联动,流程再造,提升服务效率。平台实行市场主体自我信用承诺制,将进入平台的11类45项事前审批事项全部去除,极大方便市场主体参与平台交易;主动与省内工商、药监、公安、征信等机构信息共享。注册信息自动比对一键完成,办结时间由7天变为“秒办”;信息变更实现自助办理、自主更改,基础信息变更即时生效,重要信息系统自动校验、即时公示、限时办结;便捷挂网通道,以信息共享取消事前审核,创新性药品、带量采购药品等以绿色通道的方式直接挂网,由60天压缩至5个工作日完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全面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梳理出平台服务事项清单41项、列出举措22条、设置评价节点13个,倒逼服务水平提升。省药品集中采购社会效应日渐突出。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药品保障,年初防控药品需求明显增加,1~2月防控药品交易额分别为.96万元和.50万元,同比增长32.26%和25.06%。为满足医疗机构需求,先后为5批个防控药品挂网开通绿色通道,使缺货订单个数占比从1月份的12.71%降到9月份的最低2.80%。医保政策助力脱贫攻坚,从年贫困人口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最高70%且50万为最高支付限额,到年报销比例最高达到85%、不设置最高支付限额。参保人数持续增加,参保覆盖面从年的92.3%增长到年的95%,医保惠民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效。积极支持民营医药企业发展,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民营医药机构试行网上药品集中采购的意见》,鼓励民营医药机构在平台采购。数据显示,民营医药机构参与平台积极性明显提升,交易额由年近万元增至年余万元,参与数量由最初的58家增加到家。
来源
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摄影
王瑗瑗
编辑
王瑗瑗
责编王宇执行主编
郝金刚
主任
聂庆喜
审核
王汝斌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