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回顾与周专题:本周申万医药指数上涨3.25%,位列全行业第2,跑赢沪深指数和创业板指数。本周周专题,我们对南新制药投资价值进行分析,预计市值有望达到亿以上。
近期复盘:本周医药表现亮眼,居于所有行业前列,另外,我们有几个观察:1、核心资产底部企稳,并实现反弹,跌倒价值区间的核心资产领涨,例如长春高新;2、细分赛道方面,还是政策免疫一季报因素考量占主导,CXO成为反弹先锋,博腾、康龙、凯莱英表现最为亮眼,二线医疗服务中国际医学领涨。3、滚动月角度,主线还是不明确,还是个股机会,体现在非主线赛道上的底部个股变化为主,活跃度在提升,但持续性不好。
板块观点:医药未来依然是看结构性机会,中短期可结合一季报去选择主线赛道中具备估值性价比的优质标的。年后医药核心资产出现大幅度回调,主要原因是宏观环境变化所导致的市场风格变化,而非医药核心资产自身基本面出现重大变化。市场行情演绎至今,我们依然看好医药核心资产的中长期逻辑,结合市场风格因素,中短期则优先选择主线赛道估值性价比高的标的,弱化对市值大小、一二线区别的考量,但政策相对免疫依然是选择标的的核心条件。同时,市场对于疫情的认知更加充分了,我们依然维持疫情常态化的判断,需要继续监测新冠病毒的变异情况,假设没有大的变异,后续能够持续兑现的就是新冠疫苗和手套等板块。
一、医药核心资产的中长期逻辑变化了吗?逆向剪刀差+优质资产稀缺性带来的资产荒将长期持续存在,从中长期来看,医药核心资产以及二线资产的行情并没有结束。
(1)GDP处于增速下行阶段,而我国医药产业又处于成长早期阶段,存在逆向剪刀差。医药长期广阔空间带来的持续高增长预期(尤其是一些新兴高景气赛道)使医药行业必将享受超越历史的估值溢价率,市场对于医药估值容忍度在中长期维度会变得更高。
(2)医药淘汰赛依然在持续,居民资产权益化依然是长期趋势,医药核心资产高估值只会波动不会消失。近5年,医药核心资产估值不断重塑的核心原因是“优质资产荒”,年药监局开启的供给侧改革及年医保局开启的支付端变革导致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赛道逐渐减少,而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中外资等长线资金逐步增多,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双重共振造就了医药核心资产估值不断重塑。从中长期的角度来展望,医药资产的淘汰赛依然在持续,而居民资产权益化依然是长期趋势,我们认为医药核心资产的行情并没有结束。
二、大调整后,选择什么方向?市场风格出现一定变化,叠加考虑后续宏观环境等因素,中短期优先选择主线赛道中具备估值性价比的优质标的。
在大调整后,市场讨论最多的问题就是应该继续选择龙头抱团还是选择优质二线?我们的观点医药行业不用过分纠结于市值大小或一二线的区别,优选主线赛道下具备估值性价比的标的,原因有两点:
(1)医药细分领域多,很多优质标的还在成长早期:医药与其他行业不一样,很多其他行业已经进入了相对稳态的竞争期,龙头和非龙头差距巨大,但医药行业细分领域非常多且增速特别快,企业大部分都处于成长早期,这个时候很多企业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龙头,但都具备成为未来龙头的潜质和可能性。因此,医药本质上是一线赛道和二线赛道、一线龙头和二线龙头都有机会的行业。
(2)宏观环境有所变化,需更加
三、配置思路:近期
服务端口:医疗服务(国际医学、信邦制药、爱尔眼科、通策医疗)、创新服务商(九洲药业、博腾股份、凯莱英、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渠道服务-药店(大参林、老百姓);制造端口:大单品-狗抗及流感(南新制药)、注射剂国际化(健友股份)、荧光内窥镜细分龙头(海泰新光)、健康消费升级大单品-眼科(爱博医疗、兴齐眼药、昊海生科)、血制品(双林生物);
3)其他思路:确定性龙头细分龙头(长春高新、美年健康、我武生物、迈瑞医疗、益丰药房、恒瑞医药、康泰生物、司太立、片仔癀、云南白药、普利制药、安图生物、金域医学、东诚药业、康华生物)、拐点变革(太极集团);
4)其他长期跟踪看好:博瑞医药、冠昊生物、药石科技、中国生物制药、丽珠集团、贝达药业、科伦药业、君实生物、恩华药业、健康元、信立泰、康弘药业、乐普医疗、安科生物、九州通、柳药股份等。
风险提示:1)负向政策持续超预期;2)行业增速不及预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