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娃现在不高,估计是晚长。”
“我们夫妻俩个子都不高,我家孩子肯定也长不高。”
“我家孩子现在就高出同龄人一大截了,长大后肯定也很高。”
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想法,觉得自己个头不高,孩子肯定也没希望长高,或者觉得孩子矮可能是晚长,等待最后的窜一窜。这些其实都是错误的认知,这些想法可能让你的孩子和长高失之交臂。
误区1:爸妈个子矮,孩子注定长不高?
人们常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那么关于身高刚好相反:“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也就是说,人身高有70%是受到父母先天因素影响的,而剩余的30%则是后天因素的影响,所以后天的努力也可以让孩子有翻盘的机会。适当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均衡的营养以及愉快的心情或者借助医学手段都是有助于孩子长高的。
如果父母个子都高,孩子也会有矮小的可能,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很多疾病也可能导致矮小,比如垂体发育异常、慢性胃肠道疾病等等。家长若不放在心上,那么本来可以长的很高的孩子最终可能变成了“小矮个”。如果孩子有相关疾病或有矮小的迹象,医院就诊,找到原因,从根源上进行干预,才能让孩子长的更高。
误区2:孩子个子矮,是因为晚长?
老人常说:“二十三猛一窜”,所以很多家长看到自家孩子长不高,一点都不担心,认为孩子肯定是晚长,最后一定能成为大高个儿。等来等去,最终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机。因为长个不像其他的事情,错过后就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了。
高老师还是那句话:如果发现孩子有矮小的迹象,一定要尽早就医。因为导致矮小的原因有很多,找到了源头,对症干预,孩子就可以再长高一些。如果放任不管,最后只能追悔莫及。
误区3:只要吃的好,孩子就能长高?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当年没长高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兄弟姐妹还多,吃不饱穿不暖,所以导致最终矮人一截。因此,在自己孩子长身体时,坚持的原则就是:吃,吃,吃。认为只要吃的好,就能长大高个。
虽然营养充分确实对长身体有好处,但是如果营养过剩的话,可能适得其反,孩子不一定能长高,还有可能会变矮。
因为营养过剩的孩子很容易发展成肥胖,而肥胖的儿童通常发育比同龄人早,很多研究显示“肥胖和性早熟常常是同时发生的”。家长们应该也了解一些关于性早熟的知识,如性早熟可以导致孩子骨龄提前,性早熟可缩短孩子生长期等等。
所以,不是吃的好就能长的高。
什么是遗传身高呢?
遗传身高是如何计算的?
爸妈矮的孩子还能长高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遗传身高的秘密。
01
什么是遗传身高?
遗传身高是医生为孩子推算的一个生长趋势,它有一个计算公式,男童和女童各有不同:
男童遗传身高(cm)=(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6.5cm
女童遗传身高(cm)=(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6.5cm
公式测算数值上下波动4cm。
我们各举一个男童和女童的例子:
父亲cm,母亲cm,那么推算他们孩子身高如下:
儿子身高=(+)/2+6.5=.5±4cm;
女儿身高=(+)/2-6.5=.5±4cm。
02
遗传身高就决定了孩子的身高吗?
答案是否定的!
父母或家族的身高对下一代的生长的确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一般来说,人的身高70%由遗传因素决定。目前,常用的预测下一代成年身高的公式算出来的是“遗传靶身高”,即一个预测的遗传趋势,在实际生活中,各人的情况差别很大,身高差别也很大。
日常生活中我们周围不乏父母身高不理想,孩子身高远高于父母的情况;当然,也有父母身高不错,但孩子远远没有长到遗传身高的情况。因此,身高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与其他后天的营养和环境、性发育年龄等也有着密切关系。
03
遗传身高不错,就可以任性一回?
答案也是否定的!
拥有再好的遗传基因,如果营养不良或营养不均衡,没有良好的运动习惯和作息习惯,个子也不会长高;遗传了矮个子基因,俗话说手握“一副差牌”,但我们只要保障充足的营养,养成正确的作息习惯和运动习惯,照样可以“反败为胜”,挽回一些身高。另外,现在的孩子从小受到很大的心理压力,及时排解压力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还有,很多孩子的作业比较多,睡眠和运动时间被大大压缩,平时睡眠不足,运动量少,也对身高有重要影响。
04
饮食、睡眠和运动的讲究
当今社会营养过剩或不当、睡眠不足、缺乏运动是导致孩子身高落后于同龄人的原因之一。
不少孩子钟情于洋快餐、碳酸饮料等食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孩子发育期提前,尤其是容易出现性早熟,同时过早地促进骨骼发育,导致骨骺在生长发育期提早闭合,不再生长。现在网络快餐的盛行,爸爸妈妈们有时也苦于工作繁忙,给孩子“凑合凑合”,长期的简餐同家长精心烹饪相比,营养也会有显著差异,日积月累,反映到生长上,也会落后同龄人一大截。
夜晚不定时作息,同家里大人一起玩耍,也会影响孩子身高,要知道,每晚10点到次晨2点是体内生长激素分泌最高峰的时间。夜间生长激素的分泌是白天的3倍。孩子睡后,从晚上10时起,生长激素的分泌逐渐增加,到夜里12时左右达到高峰,早晨5时以后逐渐下降。如果由于做功课或上网等原因经常迟睡,孩子生长激素的分泌就会受影响,一两年后,身高将明显低于早睡的孩子。睡前避免光刺激,如超过2小时的看电视或电脑、睡前吃东西、都对生长激素的分泌是有影响的。
运动是刺激长高的有效方法,例如跳绳、吊单杠、游泳和各种球类活动。一次运动不少于30分钟,一周不少于3次,且要保证有氧运动。
05
重视身高,打好“翻身仗”
孩子在母体内里快速成长10个月,出生时身长大约50厘米,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身高与妈妈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出生后的第一年孩子以惊人的速度成长1.5倍,即长高25厘米,身高变成75厘米。之后的一年中大约生长12-13厘米,变成88厘米的身高。这是一生中最快速的成长期,称为第一成长期。这段时间的身高与生长激素和遗传因素关系较小,而与均衡的营养和良好的睡眠密切相关。
此后阶段一直到青春期,身高持续稳定的增长,正常情况下每年大约长5-7厘米,这时主宰身高的是体内的生长激素,同时遗传也起一定作用。
随后,孩子进入出现第二性征的青春期,再次出现快速成长,身高的增长则由生长激素和性激素同时发挥作用。一般来说,男孩子平均在11-13岁、女孩平均在9-11岁进入青春期,这时每年可以长高8-10厘米。整个青春期男孩增长20-30厘米,女孩增长15-25厘米。
青春期的到来因人而异,总的说来,有缓慢提前趋势,与经济状况有一定关系,这就提醒家长,孩子有青春期提前趋势的时候,一定要重视,不要因为早熟使成年身高受损。在青春期结束后,孩子成长速度急剧下降,骨骺闭合后则完全停止长高。
对广大的家长来说,重视孩子的“遗传身高”,可以让我们做到“心中有数”;但绝不能迷信“遗传身高”,因为合理营养、适当运动、充足睡眠三者也十分重要。如果这三方面都做好了,身高还是不理想,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到专业、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不要盲目进补,或者相信孩子“晚长”,耽误了孩子的一生。
来源成长天使基金
一附院内分泌科诊疗特色
一附院内分泌科团队与好大夫在线联合推出
内分泌代谢疾病网上诊室服务!
当可怕的糖尿病、甲减、甲亢、甲状腺结节来临的时候,您是否彷徨无措?您和您的家人是否准备好迎接另一个需要长期治疗的您了吗?当需要复诊时,挂不到专家号,血糖忽高忽低,甲功不正常,怎么办?别怕!当工作忙,不好请假,医院附近,却遇上大堵车,医院医生已经下班,怎么办?医院候诊排队时间太长,工作太忙没时间复诊,怎么办?别怕!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席卷了全中国,现在更是在全球肆虐,为了控制疫情的扩散,医院,怎么办?别怕!当工作忙,没时间,路途遥远,医院和医生面对面就诊,怎么办?别怕!当所有医生都告诉你“管住嘴,迈开腿”,究竟怎么管?如何迈?你还是无所适从的时候,怎么办?别怕!当每天为了测血糖扎手指扎到心酸的时候,当胰岛素注射困扰你的正常生活的时候,当你怀孕的时候,当你需要就业的时候,当你打算旅行的时候,当你身体遭遇到其他疾病状态的时候,当很多你无法掌控的状况出现的时候,怎么办?当医生都告诉你甲亢有三种治疗方法,你却纠结拿不定主意,回家想和医生沟通一下,却没有医生的联系电话,又不认识医生,怎么办?别怕!别怕!一附院内分泌科团队与好大夫在线联合推出
内分泌代谢疾病网上诊室服务!
长按或扫描下面图片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