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商学院作者:彭晨雨
来源
时代商学院
作者
彭晨雨
编辑
郑少娜
年,常态化、制度化的医保政策变革倒逼医药生物企业加速创新转型,无论是药品集采还是高值耗材集采,都将进一步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对IPO企业来说亦将压缩估值空间。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年6月30日,以首发上市日期统计,今年上半年共有13家医药生物(申万一级,下同)企业登陆A股,较去年同期减少8家。不仅如此,IPO企业的新受理企业数量以及上会企业数量也双双下降。
从上市板块看,北交所成医药生物新股发行的沃土,年上半年有4家企业成功发行;从细分行业看,化学制药企业在上市首日表现突出。
此外,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A股医药生物行业新股在募资总额、平均募资额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同时,在新股破发率方面亦有所增加。
受理及上会企业数量齐降,北交所仅1家企业上会被否
新增受理方面,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A股新受理医药生物行业的IPO企业为12家,相比年上半年减少了7家,同比减少36.84%。
过会情况方面,今年上半年,A股共有6家医药生物上会企业,相比年上半年减少了19家,同比减少76%。在今年上半年上会的6家企业中,其中5家企业成功过会,1家企业上会未获通过,过会率为83.33%。
被否原因方面,浙江天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松医疗”)存在经销模式及境外销售真实性、毛利率水平较高的合理性、技术水平及产品竞争力、公司治理有效性、募投项目的必要性及合理性等问题。
北交所上市委员会审议认为,天松医疗及中介机构对前次暂缓的审议意见中关于经销商的经营情况、商业合理性未能按要求进行充分核查并排除合理怀疑,对经销商是否存在代发行人承担成本费用的核查及论证依据不足,未能充分说明发行人的研发能力及技术创新性与其招股说明书披露的相关内容匹配,募投项目用于扩大产能的合理性依据不充分。
据北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