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千千个,医药爱暴雷

白癜风康复成果展 http://pf.39.net/bdfyy/bdfal/171020/5777895.html

沃森生物暴雷后,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曾经报表造假的康美药业,据说这也是某些知名靠谱大V的持仓股,我说的是真靠谱,不是大忽悠的大V。为什么这些能人都没能提前看出来这公司报表问题,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如何提前识别潜在雷区。这是我今天重点思考的问题。

因此,我就当自己站在年公司刚公布完年报的时点上,去观察这个公司。先下载年报,看资产负债表,看有哪些可疑的地方,我发现最容易识别的就是货币资金和借款的问题。并且,通过我们以往审查财务报表先看货币资金和有息负债关系的顺序,大概率可以排除这家企业。

根据康美药业年4月29日的披露,年公司财务报表中,年末货币资金多计入.44亿元,营业收入多计88.98亿元,营业成本多计76.62亿元。同时,经营性现金流多计入.99亿元。而多记货币资金的同时,少记存货超过亿元,少记在建工程、应收账款近13亿元。

无疑公司是对现金动了手脚。我们看他年报公布账上有.5亿货币资金,受限的只有0.88亿,可以说现金多的让人很愉悦。但是,我们注意到他还有.7的短期借款,没有长期借款,应付利息5亿,一年到期的应付债券25亿,短期融资券50亿。

请注意,除了经营性的负债,有息负债几乎都是短期负债,没有长期的借款。按照常理讲,企业一般都会维持一定比例的债务,不能把现金都用上,但是基本上长期借款居多,资金压力小。而你看康美没有任何长期借款,基本上都是短期的,那我们就理由怀疑是不是银行知道公司的真实情况,不愿意借长期的款子。或许银行想:我知道你几斤几两,你忽悠别人可以,只要你每年把钱连本带息还给我就行,之后咱们还能考虑下一年的事情,长期借款你就别想了。

手里有.5亿的钱存在银行,也没有受限情况。但是还欠着亿的需要付利息的钱,这是不是脑子有泡?欠的一方面是必须还,一方面是还要付利息。那不是白给银行打工玩儿,如果管理层不是傻,那就是在造假。

所以你看,为什么我们每次分析资产负债表,上来先看货币资金。看多少钱公司是能随时动用的,有多少钱受限,公司欠多少有息负债,货币资金能否覆盖有息负债,是否存在让人怀疑的地方。这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呢?巴菲特说过,现金就像空气,只有在需要它的时候才感觉到它的重要性。企业也一样,现金是企业的最后的保险,很多大型企业资金链断裂也是常有的事。大而不倒,不是什么时候都管用,年金融危机时的雷曼兄弟就是个榜样。

网上有些人特别看不起我们这些动不动先翻财务报表的,好像只有先把公司的故事闹清楚了,才是真的投资。我想说如果连财报都不看,就拿全家人的血汗钱,投那些上市公司的给你讲春秋大梦的人,才是真的大傻帽。

数字是死的,是生硬的,正因为如此,才更可靠。上市公司的股市可以动动嘴皮子,给你讲的上天入地,但是如果要改这些财务数字,他需要付出心血,需要有审计单位、管理公司甚至银行合伙配合。就像警察破案一样,很多作案现场,在犯罪贩子看来是天衣无缝的,但结果是总会留下蛛丝马迹。

我们就是做先做一个福尔摩斯,带着批判和不信任的眼镜审查公司的财务数据,如果这点没问题,再去深入考察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如果这中间发现问题,直接证明管理层诚信有问题、或商业模式太差、或竞争优势不行、或没有持续性,带着这些问题,再去细细考察商业模式的问题,竞争优势的问题,行业地位的问题。带着问题去思考,才会更容易找到线索,而不是让别人带着你的思维游走。

最后再说一下医药行业,我不断强调的是医药公司不是买什么都能赚钱的,因为不是每个医药公司都能持续盈利的,不能因为这个公司沾了点疫苗,沾了点三高就理所当然给他个50倍以上市盈率。虽然目前很多医药公司很小,有可能长成大公司,但是它也有可能被竞争对手击垮。小公司就是这样,想象空间大,但是稳定性差。尤其在A股全面推行注册制是大潮流的背景下,未来很多公司退市将司空见惯,盈利不行的公司就得让你下去,这样资本市场才能不断保持活力。

未来想占着一个上市公司的壳子,自己挣钱不挣钱都无所谓,是行不通了,毕竟时代不同了,未来的上市公司会供大于求。A股市场之所以大多数时间都是高估的,主要原因是上市公司的稀缺性和管制手段导致其风险释放过慢,未来更多优秀的公司通过注册制快速上市,好坏公司会被明显的被市场区别对待,看看香港市场和美股市场就知道了,小公司的交易量是很少的。

慎重对待自己的钱。

慎重投资小公司。

慎重投资医药小公司。

朋友们怎么看呢?留言区交流一下!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shandafosc.com/bkxx/1248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