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风暴跨国医药企业怎么了

白癜风可以吃文蛤吗 http://m.39.net/news/a_6032121.html

来源:米内网

原标题:跨国药企“裁员风暴”为何停不下来

11月13日罗氏宣布将关闭美国、爱尔兰、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四个小分子药物生产基地,裁员人。安置这些员工约需6亿美元,罗氏总共需要支出16亿美元。近几年来,跨国药企掀起裁员风暴仍然没有停下来的迹象。

  竞相裁员

  从年开始,随着专利悬崖的到来、新药研发进展缓慢,以及药企的频繁并购,生物医药产业就掀起了裁员风暴,在-年,全球10大制药巨头平均每年裁员多达3万人。

  专利到期通常是制药业裁员的罪魁祸首。年专利药到期金额为亿美元,当年制药业排名前10的大公司裁员累计为人;年专利药到期金额为亿美元,当年前10大公司的裁员超过了人。

  研发效率低下是裁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以安进为例,此前安进公司雄心勃勃地要进行一系列重大药物的研发计划,然而数十亿美元的投入并没有为安进公司带来相匹配的收益。据分析人士统计,在过去十年中安进公司研发投入超过亿美元,然而体现在产品销售中的回报仅为亿美元。这种悬殊的差距促使安进在年裁员多达人。

  年,资产重组和并购交易也成为裁员的重要因素。年是医药领域并购热潮高涨的一年。这一年中,阿特维斯先是在2月份亿美元收购森林实验室(ForestLab),之后又在11月份以亿美元并购艾尔健(Allergan)。而诺华-葛兰素史克-礼来三巨头在这一年也进行了资产乾坤大挪移,诺华从葛兰素史克买进肿瘤学资产,同时将疫苗业务出售给葛兰素史克,双方随后又成立了一个消费者保健合资企业。同时,诺华还将旗下动物保健部门出售给了礼来。而其他制药巨头(包括罗氏)也开展了一些小型并购交易。伴随着这些交易,买进方员工总数增加,但也往往需要裁员以消除重叠的职位,在接下来的几年,许多制药公司的员工总数将产生大的变化。

  中国不再是“避风港”

  由于中国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跨国药企一直非常重视中国市场,不断加大在华投入,中国市场已然成为了外资药企最好的“避风港”。但随着国内招标政策的变化以及竞争加剧,跨国药企业在中国市场业绩增速放缓,大规模裁员也不断出现。

  年的葛兰素史克商业贿赂案是外资药企在中国生存环境趋紧的标志;同时,葛兰素史克也是在中国裁员最多的外资药企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从年11月至年3月,葛兰素史克六次裁员近千人。高频率的裁员导致官司不断,从年6月起,来自上海、山东等地的被裁员工纷纷向各地有关部门提起劳动仲裁或法律诉讼。葛兰素史克方面人士透露,葛兰素史克还将有进一步的业务收缩和调整计划,裁员还将继续。年年2月,另一外资药企巨头默沙东宣布解除与中国本土药企先声药业的合作。合资公司解散后,多人的团队中将有半数面临裁员。

  年7月,施贵宝裁员涉及到近人,多轮裁员几乎涉及其中国区所有的事业部,一时间成为在华跨国药企史上最大规模的裁员。百时美施贵宝先后在上海、北京、南京、广州等地聚集,抗议抗议百时美施贵宝的“栽赃性裁员”。

  随着专利药大批到期,和招标政策的变化,跨国药企依赖高毛利的专利药经营的时代逐渐成为过去,跨国药企和国内药企逐渐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仿制药,经营压力将越来越大,通过裁员等手段压缩成本也会成为一个选项。但现对国际市场而言,国内医药市场的增速仍将大幅领先,普遍的大规模裁员并不会出现。(米内网李五强)

全部内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shandafosc.com/bktd/964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