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橡树教育的第篇文章
山豆根
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主治:火毒蕴结,乳蛾喉痹,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
有个患者因为工作繁忙,连续加班一周,天天熬夜,熬夜过后又用方便面来做夜宵,然后咽喉肿痛,干燥难忍,饮水不解,说出的声音都是沙哑的。
小指月说,爷爷,这用一味射干不就行了,这个脉象不是单纯的肺脉上亢,他还伴有左尺肾阴不足,这应该是长期熬夜所致,所以在降肺炎火热的同时,应该滋肾阴,令金水相生,咽痛自愈。
小指月说,令肺肾金水相生,能治咽痛的方子,应该是玄麦甘桔汤,玄参、麦冬、甘草、桔梗四味药,就专门能养阴生水,降金清肺。老先生说,没错,不过还要加一味专治热毒咽炎的第一要药。小指月说,我知道,就是山豆根,山豆根是解咽喉肿痛第一要药。
于是小指月便写上10克的山豆根。老先生说,山豆根不能用太大剂量,你没有尝过不知道这药有多苦,苦到脾胃虚的人一喝进去就想呕吐,而且也有点小毒,所以山豆根治一般咽喉肿痛,用到3克就行了。
小指月点点头,这病人吃了后,果然咽痛消失,声音清利。
事后小指月不相信这山豆根真那么厉害,于是他就搞个10克来熬水喝,想不到药汤才刚入口,苦得他直皱眉,随后就呕出来了。这么苦的药,看来以后不是热毒亢盛,都不要轻易使用啊!
老爷爷笑说,正因为极苦,所以古人就搞一小寸,放在嘴里一含,咽喉肿痛很快就减轻了。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本草图经》曰,山豆根八月采根用,今人寸截,含以解咽喉肿痛,极妙。
《永类钤方》曰,喉中发痈:用山豆根,磨醋噙之,追涎即愈,势重不能言者,频以鸡翎扫入喉中,引涎出。
《备急方》曰,治齿痛,山豆根一片,含于痛处。
《本草汇言》曰,山豆根苦寒清肃,得降下之令,善除肺胃郁热,凡一切暴感热疾,凉而解毒,表里上下,无不宜之。
《本草求真》曰,山豆根,大苦大寒,功专泻心保肺及降阴经火逆。解咽喉肿痛第一要药。缘少阴之脉,上循咽喉。咽喉虽处肺上,而肺逼近于心。故凡咽喉肿痛,多因心火挟其相火交炽,以致逼迫不宁耳!治当用此以降上逆之邪。俾火自上达下,而心气因尔以除。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中医药文化传承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小故事,大道理,中医整体论治,讲究阴阳平衡,阴阳平衡百病消。
在小橡树我们非常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如何深入浅出的通过故事讲解,让孩子领略中医文化的风采,学会用中医的视角,感知身体变化,有效管理情绪,做自己健康的管理者,做家庭保健的参与者,为此小橡树老师们汇总了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天娓娓道来一个小故事,让每个孩子都能用中医的理念去更好地生活起居、灵活地进行生活常见病的调护,感受全方位的中医文化盛宴。
-?-点击链接进入中医故事会▼
○一味香薷治阴暑○施比受更有福○香薷止血之功○湿毛巾与香薷治水肿○止嗽散里头的荆芥○治荨麻疹的金刚钻○赌鬼的眼疾○阴阳道与痰饮消
○郁闷与鼻不通气
○脉道
○辛以润之通秘结
○外敷肚脐治小儿口疮
○串珠的譬喻与白芷
○都梁丸与白芷美容
○蛇药丸与白芷
○乳头皲裂的外用方
○小指月尝药
○鼻子通气与学习成绩
○鼻塞三药与辛走肺
○愁!愁!愁!目内生翳膜
○不花一分钱治好鼻息肉
○单味鹅不食草熬糖浆治百日咳
-扫码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