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与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合作,推出“中国24小时·地方篇”系列微视频,作为“光辉岁月”网络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动各地,共同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彩故事,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8月28日,首期聚焦变中求新的山东。由闪电新闻与人民日报客户端联合制作的微视频《山东24小时》上线,从经济、人文、生态等方面全景展示山东省的发展风貌。其中,视频中出现的京杭大运河风景蔚为壮观。
千年前的京杭大运河
曾给沿岸流域的城镇
带来后人难以想象的盛景
古人有诗云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年4月,山东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联合批复了新的《山东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规划建设以京杭运河、小清河、黄河、徒骇河为基础的“一纵三横”和以京杭运河主通道及其主要支线航道为基础的“一干多支”的高等级航道网,形成以济宁港为主要港口,枣庄港、泰安港、菏泽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其他一般港口(济南、淄博、东营、潍坊、滨州、德州、聊城等)为补充的内河港口布局。
(万年船闸航拍张伟摄)
截至年底,我省内河通航里程达到公里,其中主航道济宁市至苏鲁界段湖东线建成三级航道公里,湖西航道为六级航道52公里,其余公里大部分为等级较低的支线航道。在建航道项目有京杭运河济宁至台儿庄(济宁段)航道“三改二”工程、京杭运河湖西航道(二级坝-苏鲁界)改造工程等项目5个,在建韩庄复线船闸1座。
大水汤汤,溯流北上,上周二至周五,记者跟随“千年运河焕新生”采访团来到济宁、枣庄,寻访千年古河。
济宁:运河之都(京杭运河济宁段模型)
济宁运河作为中国大运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道一直发挥着水上交通干线的关键作用,这是由其自身特点所决定的。济宁运河是中国大运河地势最高、科技含量最高的河段。大运河的心脏工程就位于济宁。
明代永乐九年,兵部尚书宋礼用白英建议,设计建造了南旺分水枢纽工程,遏汶水至南旺入运河南北分流,“三分朝天子,七分下江南”,从根本上解决了围绕运河通航的水源补给问题,确保了运河数百年的畅通。
(南旺枢纽复原模型)目前,大运河济宁段全长公里,纵贯济宁全境,流经梁山、汶上、嘉祥、任城、太白湖新区、鱼台、微山等7个县区。作为“活着的文化遗产”,今天的大运河仍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南旺枢纽现存遗址)
森达美港:演绎运河的生态文明谈起现在济宁运河港口的生态环境,济宁昌源航运公司的船主马玉军深有感触。过去,南来北往的船舶的生活垃圾和污水非常难处理,对河道的水质也会造成污染,现在从垃圾的收集、转运、到处理,济宁已经形成了一套体系。在济宁森达美港口,记者看到岸边集中摆放着许多的垃圾回收装置,停靠的船舶将生活垃圾、污水转运到这些装置中。港口工作人员正在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进行靠岸船舶的垃圾查验工作。济宁森达美港安全环保部经理王振华介绍说,目前港口使用的这套系统,可以让工作人员在移动端就能查看到船舶垃圾处理的具体信息,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济宁森达美港航拍张伟摄)
为了“不让一滴污水进入运河”,济宁研发了港口污染防治闭环监管系统,过往船舶的垃圾数量、处理情况通过一个手机软件就能查到。这样以全覆盖、精细化、实时动态监管,提升港航污染防治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水平。济宁市交通运输局副调研员彭佐军介绍说,过去船舶上的垃圾是否处理大家都不知道,但是现在使用了新的查验系统,所有的船舶都必须经过检验才能过闸,大大提高了污染治理的水平。
(森达美港的垃圾收集处)
提升船舶码头污染治理水平,济宁市建设港口船舶油污水接收设施、船舶修造厂油污水收集设施、处置设施、垃圾收集设施等一批基础设施。去年,全市艘船舶已完成加装污水柜的任务。
南阳古镇:运河旁的文化遗珠淼淼公里长的微山湖,到处可见大运河的身影与行迹。早在元初开挖元代运河济州河,济宁以南借泗水作为运道,继而元至元二十六年(年)又开挖了会通河,京杭运河自北京起通过微山湖直达杭州,运河在微山湖区的历史已有余年。微山湖运河恰置中段,在公里的大运河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日,记者就乘船而下,沿着微山水系一路前行,在碧波荡漾间感受运河文明。
泛舟微山湖上,享受一把手剥莲子的惬意
(图片转载自中国国家地理)
而在微山湖景区旁,有一个千古小镇,因镇上至今没有机动车,而保留了一份纯真与质朴。由于京杭运河穿湖而过,所以,就在这狭长的湖面上伴河形成了一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南阳古镇。她是有东西长米,南北宽米的主岛和多个自然的小岛组成的,周围碧水环抱、运河从中间穿过、小巧玲珑、犹如一副美丽的水墨画。
(南阳古镇古街黄昕摄)
元至元三十年(年)南北大运河通航后,南阳成为运河岸边的重要商埠,元至顺二年(年)在与古老的泗水重合的京杭大运河上重建南阳闸。从此,南阳便有了名气。
(运河穿镇而过,镇上至今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
到了明代中期,南阳已成为古运河畔四名镇(另有夏镇、镇江、扬州)之一,镇名可见于嘉靖二十九年(年)《重修正觉寺碑文》。南阳镇由陆地变成湖中之岛是在清初。数十年间,南阳这座兴旺的运河码头和集镇,经常处于南北逆流的不断侵袭和威胁之中,时而被围困,时而被水淹,迫使当地地势不断提高,以免遭沉没。南阳镇终于在昭阳湖、独山湖与南阳湖的衔接处,四面环水地存留在运河两堤上,以宽阔的运河河面为“街面”,显现出她独特的自然景观。
目前,镇上的居民如果想要出镇,需要乘舟而行。但是枣菏高速南阳互通立交正在进行紧张的施工。
(枣菏高速南阳互通立交施工现场白鑫燚摄)
如果通车以后到时候市民可以高速自驾直达南阳古镇,告别上岛必须坐船的历史。在工程的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为了大桥的合龙做最后的冲刺,9月底这座大桥的桥面会实现合龙。
(距离桥面实现合龙还有最后一个月)
根据建设方的消息,枣菏高速计划将于明年4月实现全线建成通车,届时微山县将告别不通高速的历史。
枣庄:破解内河航运发展难题京杭运河枣庄段始掘于明万历二十一年,万历三十二年(年)全线贯通,是我国古老大运河唯一一段东西走向的重要航段,是大运河贯通南北的咽喉要塞。辖区航道里程.4公里,流经4区(市)14个乡镇,通航流域面积平方公里,43公里主航道为国家三级航道标准,建有台儿庄船闸、台儿庄复线船闸和万年闸船闸、万年闸复线船闸、刘庄船闸5座船闸。《枣庄港总体规划》实施后,将形成“一港四区六作业区”的发展格局,航道里程增加至.19公里,拥有各类货运泊位个。
(台儿庄古城,因运河而生张伟摄)
(台儿庄古城作为完整恢复运河古城原貌的城市,也是可以展现历史瑰宝京航大运河的最后一片沃土)
泄水、开闸、过船、灌水、关闸·······近日,在枣庄市万年船闸复线船闸,一批批装载着煤炭、砂土的货运船只有序通过。三年前,万年船闸仍为单线船闸,船闸长期处于超饱和运行状态,船舶滞留现象时有发生。枣庄市港航局万年船闸管理处主任王理国告诉记者,过去一天只能放24闸,一闸有时七、八只船,一些船只的等待时间,甚至超过了十天。
(双线并用的万年船闸张伟摄)
历经三年的紧张建设,今年6月份,万年闸复线船闸于投入使用,建成后的万年闸复线船闸同下游的台儿庄复线船闸,实现了京杭运河枣庄段双船闸通行,彻底解决京杭运河枣庄段单闸通航“瓶颈”问题。
位于枣庄境内的内河港口峄州港,设备完善、管理现代。由国有大型企业山东水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以合资模式引进大型民营企业山东商润投资集团公司合作,共同出资成立。年累计完成吞吐量万吨,其中5月份单月吞吐量突破.3万吨,创内河港口历史新高。
(峄州港航拍张伟摄)
峄州港是通过政企合作模式建设运营的。公司根据投资比例确定运营权限和职责,按照经济体制改革、企业管理和实际运营情况,实施混合所有制模式,探索开拓一条联合重组、资本运营、资源整合和集成创新之路,谈到这种模式的优越性,山东峄州港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峰向记者表示,自从民营公司的股东参股,更关心公司的管理,在管理上提出了不少的办法,促进员工的积极性。同时集约化管理也让公司的利润更高,对当地的税收贡献也比过去大了不少。
按照《枣庄港总体规划》的要求,枣庄对辖区现有的港口资源进行整合,搬迁、拆除、改造了一批规模小、污染严重的码头作业点,通过集约化的经营,改变港口无序发展的现状。今年下半年,京杭运河枣庄段二级航道整治工程将开工建设,同时枣庄市正加紧运河各港区作业区工程及配套航道工程建设,助推内河航运飞速发展。
山东京杭运河发展重点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内河水运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进一步加大投资,加快港口和航道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内河水运的通过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建成“一干多支、干支直达”的内河航道网络和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港口群,在规模、质量、效率等方面满足腹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实现行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下一步将加快推进航道船闸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港口建设和转型升级、内河运力发展、航运保障体系建设。
记者:媛媛
为我壮美山东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