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
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和根茎。
主产于广西、广东,习称“广豆根”。
秋季采挖,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药材: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顶端常残存茎基,其下着生根数条。根呈长圆柱形,常有分枝,长短不等,直径0.7~1.5cm。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样突起。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淡黄色。有豆腥气,味极苦。饮片:呈不规则的类圆形或斜切厚片,外表皮灰棕色至棕褐色,切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淡黄色。有豆腥气,味极苦。
《中国药典》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为指标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
苦,寒。有毒。归肺、胃经。
本品苦寒清泄,力强有毒,入肺、胃经。善清肺胃之火而解毒、消肿、利咽,既治火毒壅结之咽喉肿痛,又治胃火炽盛之牙龈肿痛,还治肺热咳嗽及热毒疮肿。
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1)火毒蕴结之咽喉肿痛,肺热咳嗽。(2)牙龈肿痛,痈肿疮毒,湿热黄疸。
内服:煎汤,3~6g;或磨汁服。
外用:适量,煎汤含漱,或研末涂敷。
本品苦寒有毒,故内服不宜过量,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忌服。
执业药师考试群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