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板块为什么会大跌?后市还会跌吗?
创业板指自从7月1日创下6年半历史记录后,近期持续调整,上周五大跌3.5%,今天又大跌近2%。
而今天最惨的板块当属医药股了,CXO、创新药、仿制药、医疗服务均遭大跌,就连医美、医疗器械、疫苗也大幅调整,当然,跌的最狠的当然是CXO。其中,泰格医药、美迪西均暴跌超10%,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平台型的CXO也大跌。
CXO到底是干什么的?由于新药研发流程漫长,环节复杂,制药企业负责所有的流程则存在极大的不经济性,流水线的拆解和专业分工就产生了外包的CXO(医药研发及生产外包)需求,包括研发外包的CRO、生产外包的CMO/CDMO。
医药股为什么大跌?
对于医药股的暴跌,市场解读普遍认为是一份文件引发的。7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中心(CDE)发布了《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的征求意见稿。
该文件提出,新药研发应以为患者提供更优的治疗选择为最高目标,当选择非最优的治疗作为对照时,即使临床试验达到预设研究目标,也无法说明试验药物可满足临床中患者的实际需要,或无法证明该药物对患者的价值。这意味着,新药在疗效方面要打败已经上市且疗效最好的药,方能上市。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这条新政其实是利好头部CRO的,真正受伤的是博腾股份、美迪西这样的二三线高估值CXO企业。可以看到博腾股份和美迪西近期已经提前启动杀跌。
至于今天的医药股的大跌,我觉得这个反应有点夸张,7月2日就已经出的消息今天才反应,怎么就今天跌的这么惨呢?关键是,就算利空CXO,怎么医美、医疗器械、疫苗股也跟着大跌,关它们什么事呢?
其实不止是医药行业,最近白酒板块也比较惨。医药和白酒,一般都划为防守型板块,通常行情不好的时候他们才会有所表现。但是在过去这2年时间里他们不再防守,反而是进攻特征表现的很明显,这里面的核心逻辑在于机构对他们认识的转变,大量的机构资金在医药和白酒股上抱团。
所以,要真说什么逻辑,还是涨多了就调整了。有意思的是,从今天盘面上看,“A股三傻”有接过接力棒的味道,不过,盘面上看,资金有两次非常明显的拉升,一次在上午10点后,一次在下午的收盘前,两次都会上证指数即将跌破点关口的时候,护盘意味明显,持续性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医药股后市展望
医药股一直是长线配置的一个重要方向,根据公募基金的观点,普遍认为医药板块的阶段性回调或是长期布局的好时机。
招商基金认为,一方面,从近期出台的政策来看,国内创新药研发的规范化在持续进行中,政策端通过医保谈判等多重手段,倒逼更高质量的创新发展,创新投入的方向不会改变,效率和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继续看好创新药及产业链里优质企业。
另一方面,在细分医疗器械领域,继续看好竞争格局较好、产业阶段偏早期,尤其是具有平台化能力的公司。
同泰基金则对医疗板块保持中性偏乐观观点。整体而言,医药行业指数涨幅较高,有兑现收益的诉求,要更加注重细分板块个股的估值性价比,及中报的业绩兑现情况。短期看,国内外新冠疫情扰动仍在,板块催化因素不断。中长期看,医美、生长激素、齿科、眼科等消费属性较强、政策免疫板块,后疫情时期业绩边际上有所加速,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比渗透率提升空间大,仍将保持高景气状态;CXO板块受益于工程师红利及创新药研发的高景气,疫情更突显出我国尤其是CDMO领域的比较优势,中报业绩确定性较高;创新器械类,国产替代空间大,也有长期配置价值。政策端,第5批药品集采已落地,整体符合预期,后续高值耗材带量采购、年医保目录调整等事项有序推进,预计难以对投资情绪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展望三季度,华泰柏瑞基金维持在医疗服务、医疗消费等优质赛道选股,近期市场波动加大,更加要求我们深度挖掘、优中选优,聚焦公司内在的成长变化,用高增速来化解短期的估值压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