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代表带量采购掉标后的生存现状

跟着动图,「星标」赛柏蓝

▍来源/药斯拉

▍作者/Joe

很多小伙伴觉得某个品种如果被带量采购了,基本这个品就不能看了......

怎么说呢,这个逻辑总体上来说是没有毛病的,但笔者最近和一些小伙伴聊天,发现有些品种还是例外......

比如带量之前,产品的销量大部分在院外,例如这种“伟哥”们,托法替布。这类产品销量大都在院外,所以带量采购指标可能不会高。

所以,遇到带量采购先别慌,看看自己品种的运作模式,看看当地带量采购品种的指标,也许带量采购之后活得更滋润了。

因为总有大哥搞跳楼价,最后非中标省份直接跳楼。

01

带量采购指标盒

有小伙伴和我说,北京的托法替布带量采购的指标只有大概盒左右。这个指标哪是北京市的,明明是北京屯的。

医院能处方的话,医院就完成了......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医院的采购金额统计为基础,带医院销量的70%。

而托法替布这个产品很新,原医院都没有进,是在院外药房销售。

没进院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上市晚,医院也担心进院以后占药占比。

这也是很多特肿药不进院,进院也大部分走院外的原因,毕竟这些特药还是很贵的。

国产的托法替布上市时间更晚,进医院的数量更少,医院的数据基础就很低,最后带量采购的指标也就低到了盒。

02

搞清情况不用怕

还是以托法替布为例。北京中标的药企的科伦,其他三家竞品是辉瑞、齐鲁和天晴。

齐鲁中标价是44.5元,28片;克伦是.75元,28片;天晴是元;辉瑞就贵多了。

北京的带量采购指标盒,可以说对市场格局毫无影响。加上北京经济条件好的人有很多,对原研的需求也比较大,小伙伴说辉瑞卖的飞飞的......

齐鲁就比较艰难了,在北京既不是中标产品,价格又这么低,跟进口拼不过品牌,跟国产拼不过价格(请注意,不是越便宜越好),实在有点尴尬。

笔者都怀疑这几个大佬是不商量好不搞地板价,然后忘记告诉齐鲁了,齐鲁这个价格太突兀了......

所以说,带量采购先别着急跑路,尤其碰到以院外销售为主的品种,看看当地的带量采购指标,说不定发现能捡回一条命,继续干!

03

有后续产品的别怕

笔者之前也说过,产品被带量,也不一定是死局,也要看公司产品架构。比如默克的二甲双胍掉标了,人家通过内部合并,做新品避免了团队动荡。

虽然不知道钱有没有以前赚的多了,但最起码还有份工作,相对来说还是稳定一点。而且想看外部机会,不至于像被裁员那样被动,着急找份工作!

很多小伙伴都想因为带量被裁,然后拿赔偿,但是你确定公司真的会有赔偿?哈哈哈,今年各家外企的操作实在太眼花缭乱了,拿赔偿的难度比去年高多了!

以后大家遇到带量采购品别着急悲观,带量的不一定是地狱,不带量也不一定是天堂,自己的路,还是要靠自己的能力、眼界、和人脉拼出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shandafosc.com/bknr/905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