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药物过敏反应7要素

您可知道,瘙痒、出皮疹、发烧、休克都可能是药物过敏的一种症状?药物过敏反应是用药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而与人的过敏体质相关。即某些人因遗传因素或特异体质,会对一种或几种药物产生过敏反应。一旦应用可能导致过敏的药物,便可能在短时间或一周内出现药物过敏反应,轻的会出现药物热、药疹,严重的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不及时抢救会有生命危险。

药物过敏反应,预防是关键。只要高度重视,学习医药常识,用药前掌握一下七要素,药物过敏是可以防患于未然的。

01

要牢记“是药三分毒”,即明白药物可“治病”也可“致病”。不要迷信药物万能,更不能随便用药,如果需要用,最好是在医生药师指导下,力求到科学用药和安全用药。

02

有药物过敏反应的意识和常识,在初次或再次应用同一种药物期间,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烧、皮疹伴痒感,或有突然发生的胸闷、心悸、头晕、出冷汗、恶心、呕吐等现象时,应及时考虑药物过敏反应并请医生做出诊断和治疗。

03

如果有曾对某种药物的过敏史,每次就诊时必须主动把药物过敏史告诉医生,以免复发。

04

在治病过程中,切忌用药过多、过乱、过杂,同时用药剂量也不宜过大,同一种药物不宜使用过久。同时,还要注意药物的交叉过敏现象。例如,对青霉素过敏的人禁忌口服阿莫西林,因为二者之间存在交叉过敏现象;对氨基比林过敏的人,禁忌使用去痛片,因为去痛片的主要成分便是氨基比林。

05

长期露天工作的人们要警惕药物所致的光敏反应。例如,某人服用磺胺类药物后又经强光照射,在手、足、或头颈等裸露部位发生日光性皮炎或光毒性皮炎。那么,对于其他可致光过敏反应的药物如灰黄霉素、奎尼丁、非那根等也应慎用或最好不在露天工作期间服用。

06

曾经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要记录下来,避免重复使用。如果对需要做皮试的药物有过敏史,今后也不能再做皮试。另外,应用药物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特别了解药物的成分,防止药物的组分中含有曾经引起过敏的药物。

07

重视中药的过敏反应问题。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药物过敏反应是西药的问题,好像中药不存在类似的问题。某些中药也会产生药物过敏反应,这方面已有不少报道,应当引起大家的注意和防范。例如露天作业者服用中药补骨脂后发生了光敏性皮炎,患者出现严重晒斑,自我感觉灼热、疼痛等。

来源:药葫芦娃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杂志

曾用名:《中国执业药师》

出版周期:月刊

ISSN:-

CN:10-/R(原CN:11-/R)

出版地:北京市

创刊时间: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杂志(原《中国执业药师》)创刊于年,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健康传媒集团和中国药师协会主办的医药学专业学术期刊,编审委员会名誉主任为中国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本刊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收录于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shandafosc.com/bknr/672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