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品种联盟近期正在征集专家库成员,我们殷切欢迎有技术、有能力、有经验,愿意为中药大品种培育、为中药产业贡献力量的优秀人才,加入中药大品种联盟。详细信息请查看平台功能栏中的通知,或直接点击文章最下方阅读原文进行报名。
中药质量标志物高峰论坛暨中国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和天津中草药杂志社编委会会议通知(第一轮)
我国《中医药法》的颁布,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视,对于中医药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中药的质量控制一直是制约中药发展和走向国际的掣肘,刘昌孝院士适时提出了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核心概念,规范了质量标志物的定义:(1)中药质量标志物是存在于中药材、饮片、提取物、单方或复方制剂中的、与功效有关质量的物质;(2)质量标志物是可用于定性和定量的物质;(3)质量标志物具有溯源性;(4)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体现组方配伍的以“君”药为主的、“臣”-“佐”-“使”兼顾的原则。明确了质量标志物的基本条件:(1)存在于中药材和中药产品中固有存在的次生代谢物,或加工制备过程中形成化学物质;(2)来源某药材(饮片)特有的而不是来源于其它药材的化学物质;(3)有明确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4)可以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的物质;(5)按中医配伍组成的方剂“君”药首选原则,兼顾“臣”、“佐”、“使”药的代表性物质。中药质量标志物概念的提出,针对中药生物属性、制造过程及配伍理论等自身医药体系的特点,整合多学科知识,提出核心质量概念,以此统领中药质量研究,进一步密切中药有效性-物质基础-质量控制标志性成分的关联度。建立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着眼于全过程的物质基础的特有、差异、动态变化和质量的传递性、溯源性,有利于建立中药全程质量控制及质量溯源体系。
本次质量标志物高峰论坛由提出中药质量标志物核心理念的刘昌孝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共同探讨中药质量标志物在制药工程及中药质量控制中的作用,为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并召开中国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议和中草药杂志社4刊编委会,共商如何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量、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扩大期刊影响力,充分发挥科技期刊对科技创新过程的助推作用,对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传播作用,促进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
⊙主题:质量标志物
⊙主办单位: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天津中草药杂志社、九华生命科学研究院
⊙会议时间:5月14—16日(5月14日报到,5月15日会议,5月16日下午2:00撤会)
⊙地点:安徽省池州市(见第二轮通知)
⊙参会人员:
①中草药杂志社《中草药》、ChineseHerbalMedicine(中草药英文版)、《现代药物与临床》、《药物评价研究》4刊编委和审稿人;
②中国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③医药科学研究人员;
④临床医学、检验人员;
⑤制药企业管理及研究人员;
⑥药材种植、加工企业管理及研究人员
⊙会议安排:
14日全天会议报到
14日18:00晚餐
15日8:30—9:00开幕式
9:00—9:20全体参会人员合影、茶歇
9:20—12:00中药质量标志物高峰论坛(刘昌孝院士等专家主题报告,具体信息请中药治白癜风南昌最专业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