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中医文献杂志》创刊三十五周年之际,为探索杂志在发掘中医宝库精华中如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开拓杂志新的发展之路,充分发挥编委会委员的作用,年5月7日,由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举办的“《中医文献杂志》编委会换届暨文献研究与发掘中医药宝库精华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市好望角大饭店成功召开。
会议由上海市中医文献馆王春艳副馆长主持,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协会,以及兄弟单位、兄弟期刊等单位的领导和来自全国各省市中医药文献研究相关领域的专家共80余人出席了会议。上海市中医文献馆贾杨馆长对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专家们表示衷心感谢,并提出新时代、新形势下对杂志角色、定位的思考。大家济济一堂,共商《中医文献杂志》发展之路,同研发掘中医药宝库精华之策。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贾杨馆长致欢迎辞
出席的领导有:中华中医药学会信息部兼期刊管理办公室主任厍宇、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传媒监管处处长赵靖、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兼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张怀琼、上海市出版协会理事长胡国强、上海市期刊协会副会长兼上海中医药杂志社社长倪力强、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常务副秘书长谈美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医院党委副书记朱亮等。到会的专家有中国中医科学院著名中医文献研究学家余瀛鳌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校长严世芸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校长施杞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温长路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段逸山教授等名医大家。
上午的会议以《中医文献杂志》编委会换届为主题:总结杂志第五届编委会工作成果与经验;表彰为杂志作出突出贡献的第五届编委会专家,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期刊管理办公室和《中医文献杂志》编辑部联合颁发优秀编委证书;宣读杂志《第六届编委会章程》;宣读并表决第六届编委会人员名单,颁发聘书;对第六届编委会工作规划和杂志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交流与探讨。
第五届编委会主编杨悦娅对杂志第五届编委会工作进行了深情的回顾、系统的总结,为第六届编委会及编辑部未来的工作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们的一致肯定。
杨悦娅主编回顾总结
与会的各位领导先后讲话,在祝贺《中医文献杂志》第六届编委会成立的同时,对杂志以往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并纷纷表示对杂志今后的发展将继续予以大力支持。参会的专家对于如何扩大杂志影响力、《中医文献杂志》如何肩负起挖掘传承中医文化、复兴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并积极建言献策。
厍宇主任表达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对《中医文献杂志》的重视、寄予的厚望:认为杂志应该在中医复兴和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角色,并从发展的角度对《中医文献杂志》提出了期望和建议,希望新一届编委会以将《中医文献杂志》建设成“立足上海,影响全国,走向世界”的世界一流期刊为目标。
中华中医药学会信息部兼期刊管理办公室主任厍宇讲话
赵靖处长对《中医文献杂志》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杂志抱以厚望,并提出了杂志如何充分发挥编委作用,凝聚各专家学者智慧更好办刊等方面的建议和方法。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传媒监管处处长赵靖讲话
张怀琼副局长指出《中医文献杂志》要顺应当今发展趋势,在保持办刊宗旨的基础上,顺应中医药事业发展新形势,积极拥抱互联网,更开放的办刊,同时《中医文献杂志》要体现文献研究最新进展,积极探索传播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新途径。
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张怀琼讲话
顾问代表余瀛鳌教授认为,传承和弘扬文献文化是《中医文献杂志》的责任,要积极探索更好的方式扩大杂志影响力。顾问代表施杞教授指出中华民族对中医文化缺乏自信,《中医文献杂志》肩负传播中医文化、动员更多的力量学习中医文化、建立中医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的责任,并对杂志如何顺应当前形式、在创新和发展中前行等问题提出了见解。
余瀛鳌教授讲话施杞教授讲话
老编委代表王庆其教授指出,科学研究离不开文献、古今中外研究离不开文献,充分肯定了文献研究的重要性,并对《中医文献杂志》当前发展需要承担责任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老编委代表王旭东教授指出文献研究虽属于小众文化,但是《中医文献杂志》却可以成为连接小众与大众之间的桥梁,《中医文献杂志》要积极探索扩大文献研究影响力的道路,让中医文献研究走向大众。
王庆其教授讲话王旭东教授讲话
新编委代表陈丽云教授认为,使《中医文献杂志》发展成核心期刊是提升杂志影响力有力措施。
陈丽云教授讲话
兄弟杂志代表上海市期刊协会副会长兼上海中医药杂志社社长倪力强对于《中医文献杂志》进入核心期刊范畴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兄弟单位代表朱亮副书记向为复兴传统文化做出贡献的专家表示敬意,并祝贺第六届编委会的成立。
倪力强副会长讲话朱亮副书记讲话
编委会顾问许敬生教授为此次编委会换届会议特意题诗一首并请名家题字捐献给《中医文献杂志》编辑部,诗作内容如下:“中医文献如海山,高扬大道立在先。申江黄浦频佳话,群贤齐聚共庆典。”
许敬生教授向编辑部捐献字画
编委会主任严世芸教授在祝贺新一届编委会成立的同时,恳切希望各位编委专家齐心协力,促进杂志良好发展,呼吁各级主管部门继续对杂志予以大力支持。提出了杂志未来发展的问题,并给出了良好的建议和对策。
下午的会议以“文献研究与发掘中医药宝库精华学术研讨会”为主题。在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第六届编委会主编贾杨的主持下进行,编委专家们就杂志的发展及如何在发掘中医药这座伟大宝库中发挥各种药作用作进一步探讨。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温长路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段逸山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胡晓峰教授等专家分别作了主题发言。其后,编委专家们纷纷建言献策,一致认为,杂志发展要在坚守办刊宗旨,保持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运用信息化手段,扩大杂志受众,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中医文献。对杂志的发展提出了诸多具体方法和对策:有专家指出文献研究宏观和微观两手都要抓,《中医文献杂志》要进一步提升“真、实、准”,即给读者提供真文真意;文献研究要“经世致用”;主动组稿、约稿,吸收更多优秀稿件;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大数据等现代电子手段扩大受众面,扩大影响力等。
温长路教授发言段逸山教授发言胡晓峰教授发言
编委会主任严世芸教授进行总结发言,他认为若要做好第六届编委会的工作,使规划中的内容成为现实,需要进一步细化相对应的措施与标准,要运用好当前的科技手段,让科技服务于文献研究与传播。《中医文献杂志》想发展成为引领中医文献行业发展的中心和高地,成为全国中医文献的中心,达到复兴中医文献文化目的,需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方案。远大的理想配上符合实际的措施,一切目标皆有实现的可能。主编贾杨要求编辑部工作人员会后要认真总结编委会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工作规划,争取使杂志的发展更上新的台阶。
严世芸教授总结发言
至此,此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达到了会议的预期,为第六届编委会的工作和《中医文献杂志》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文献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