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高新区,生物医药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区域产业发展环境,打造高质量生物医药产业阵地。6月8日,创业园创业月谈年第三期活动,陕西省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座谈会,暨西安高新区生物医药成果转化,合作机构签约仪式,于嘉会坊圆满举办。
此次活动围绕陕西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与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积极探讨全省科研成果转化管理模式创新与突破、探索医工结合技术创新模式及开展方案,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华出席活动,省科技厅、高新区组织人事部、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场监督管理局高新分局、医院、高校、投资机构、技术转移机构与陕西生物医药多家龙头企业代表共同参与此次活动,活动由高新区创业园发展中心主任杨戎主持。
深化“三项改革”举措
释放创新要素创新活力
随着《陕西省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推广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经验实施方案》(陕科发〔〕7号)的发布,生物医药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也迈向了新阶段。
陕西作为生物医药创新资源大省,拥有医药及相关交叉学科院校18所,专业研究机构40多家,国家级医药类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14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2家,科研实力雄厚。近年来,陕西省以科技创新为主线,大力推动医工交叉融合创新,培育医疗器械和特色健康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而西安高新区是全省创新生物医药产业企业数量最多、创新服务最为完整的发展区域。此次活动的开展,旨在医院、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项目承载能力,打造产业投资、监管法规、市场流通、行业龙头企业、技术转移机构等创新要素齐全的产业链资源体系,打造高质量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揭牌“概念验证中心”
打通成果转化关键环节
活动开始,杨华首先为“西安高新医疗器械概念验证中心”揭牌,创业园与西安联创生物医药孵化器同各创新源头、创新服务要素签订“教育科技人才创新联合体”、“产业转化创新联合体”合作共建协议。
目前,我省生物医药转化领域仍存在工业化标准流程有待完善、科技创新市场引领不足等“卡脖子”难题,生物医药创新产品前端研发独立运行、后端市场应用困难等切实痛点,“西安高新医疗器械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正是为打通临床需求、注册法规、天使投资、市场经营、技术转移等各类资源、人才壁垒,实现创新少走弯路、按市场规律创新、按临床需求创新的目的,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弥补高校、医院等科研机构前沿基础理论研究与市场化之间脱节、缺乏有效信息沟通交流这一关键环节,助力创新主体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瓶颈。
创新联合体签约
构建全域链条生态
为进一步激发各创新要素主体活力,西安高新区积极探索平台整合形式,赋能生物医药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此次成立“教育科技人才创新联合体”与“产业转化创新联合体”,致力于推动医工结合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产业人才培养,医院和高校,临床技术创新、产品工业化开发核心能力,并通过行业龙头企业、技术转移机构、市场营销机构、投资机构深度参与创新技术的验证和服务,形成产业上下游强链补链,推动适应市场环境的科研成果转化,促进符合市场规律的技术创新,解决技术转化的资金瓶颈,推动产业链大中小融通合作发展,形成“全链条生物医药产业新生态”。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西安高新区“”现代产业体系五大支柱产业集群之一,也是双链融合、科创成果创新转化的排头兵。杨华指出,西安高新区产业背景对于生物医药大健康赛道未来发展具有原生优势。通过创新联合体形式,西安高新区将进一步加强对生物医药产业各链条环节的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