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是我国医疗改革中的一个热点关键词,被人形象地称为国家组织的“药品团购”。昨日,记者从省医疗保障局获悉,去年12月至今,我省全面执行两批国家集采中选结果,患者药费负担显著降低,合计节约药费支出近10亿元。
近期我省开启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跨省“团购”模式,并拟于今年6月启动省内药品带量采购。
两批国家“药品团购”让患者药费负担显著降低
“这个药我买了十几年,现在只要5元多一盒,简直就是白菜价。”近日,67岁的南昌市民杨益健来到南大一附院开药,他指着大幅降价的阿卡波糖片高兴地告诉记者,受益于“药品团购”,光这一种药每年就能让他节省约元用药开支。
据了解,去年12月至今,我省全面执行两批国家集采中选结果以来,患者药费负担显著降低,合计节约药费支出近10亿元。其中,去年12月20日,国家第一批药品集采(“47”试点扩围)中选结果落地实施,25个药品平均降幅59.84%,最大降幅97.64%,预计可节约资金超7.5亿元。今年4月11日,国家第二批药品集采中选结果开始执行,32个药品平均降幅71.46%,最大降幅96.43%,预计可节约资金超2亿元。
除了医保目录内的药品大幅度降价,在第二次集中采购的药品中,部分非医保目录内的药品也降价不少,其中还包括了一些价格比较昂贵的抗肿瘤和罕见病用药等。比如治疗乳腺癌的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价格从每支元降到了元,降幅达74.96%。
抗癌药降价让我省2.33万人次受益
在积极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的同时,根据国家医保局统一部署和省政府有关要求,省医疗保障局遴选部分采购量大、采购金额高、竞争比较充分的未过评药品,探索开展省内的药品带量采购工作。
“未过评药品指的是与药品集中采购标准要求不太相符的国产仿制药,此类药品未纳入头两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省医疗保障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此类药品缺乏评审的“金指标”,为避免在带量采购中出现“劣币逐良币”的问题,我省制定了“双信封”综合评审和“一品双中选”规则,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企业实力、药品质量、供应能力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审,兼顾药品质量与性价比,满足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目前,我省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综合评审规则已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建议,标志着我省对未过评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进入实操阶段。此项工作拟于6月份启动,8月份产生中选结果,确保年底前全省群众都能享受到更多的药品品种选择和更大幅度的药品降价改革红利。
同时,我省还加速国家谈判抗癌药在赣落地,将17种国家谈判抗癌药纳入我省医保特殊药品管理。去年,抗癌药降价和落地工作让全省2.33万人次受益,平均报销比例达72.1%。
6省市组成采购联盟“团购”检测试剂
近期,江西、广东、广西、湖南、重庆、云南等6省市组成采购联盟,开展新冠病毒检测试剂集中采购。此次跨省“团购”,由广东省医疗保障局牵头组织开展了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联盟区域集中采购报价工作,并初步确定了拟中选企业和预中选结果,目前正在挂网公示。
据介绍,核酸检测试剂和抗体检测试剂的预中选平均价格与我省医药采购平台挂网平均采购价格相比,降幅分别达90%、80%。省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参照现行同类医疗服务项目收费(含检测试剂),价格分别为元/次和80元/项。
6省市联盟集采拟中选结果落地后,我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的费用将分别下降63.6%、57.5%。
来源:晨报记者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