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医药个股创出新高,行情还能持续吗

近日三大指数在券商,银行,保险,医药,航天航空,医疗美容等板块的强力带动下集体出现大涨,呈现价涨量增态势。上证指数直接突破关键压力位置,且在上午两市成交量已经达亿,全天成交量有望突破万亿。除非有重大利空消息,否则新一轮上涨行情基本确立。

早间涨停个股30只左右,医药制造板独占6只,表现十分抢眼。人口老龄化加剧,二胎放开,叠加全球疫苗普及率进一步提高,有望继续提升医药行业高景气。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数据显示老龄化加深与0-14岁人口占比增加。人口数量和结构是长变量,其演变铸造医药长期牛市,在老龄化与放开生育政策预期下,医药行业多标的受益,建议超配。

脱水回顾

今日内容

1从疫情中恢复,医药制造业营收及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受疫情的影响,去年国内Q1医药制造业营收及利润总额基数较低,今年同比增长较大:Q1国内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长33.5%和88.7%,相比Q1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69%和23.45%,表明医药制造业已从疫情影响中走出,实现高增长。PDB医院药品数据方面,年受疫情影响,Q1、Q2、Q3和Q4,医院药品销售同比增速分别为-25.0%、-17.0%、-6.4%和-5.2%,医院药品销售同比增速下滑幅度逐季度收窄。2老龄化加深+生育政策宽松,医药行业众多子领域与标的显著受益人口数据显示老龄化加深与0-14岁人口占比增加: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年全国人口14.12亿人,与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3.40亿人相比,增长5.38%,年均增长率0.53%。与-年均增长率0.57%相比,我国人口近10年增速继续走低。人口结构方面,0-14岁、15-59岁、60岁以上、65岁以上人口占比分别为17.95%、63.35%、18.7%和13.5%。与年相比,0-14岁和60岁以上人口占比分别提升1.35pt和5.44pt,相对地15-59岁人口占比下降6.79pt。显示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加深,以及放开二胎政策以来(年10月)的积极成效。?与此同时,央行发布工作论文鼓励放开生育:年4月14日,央行发表工作论文《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提出“应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切实解决妇女在怀孕、生产、入托、入学中的困难,综合施策,久久为功,努力实现年远景规划和百年奋斗目标”。3新冠疫苗收入或有望超过全行业规模全球范围来看,四家疫苗巨头公司(GSK、赛诺菲、默沙东和辉瑞)年疫苗业务收入合计约.2亿美元,预计这四家公司的疫苗业务收入占海外疫苗市场份额超过90%,而辉瑞和moderna的mRNA新冠疫苗年收入预测合计达到亿美元,我们预计今年mRNA新冠疫苗的收入有望超过整个常规疫苗行业的收入规模。国内方面,年疫苗行业的批签发货值约亿元,其中约亿为进口产品,国内今年如果接种率达到70%,我们认为今年国内新冠疫苗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亿元,也将超过全行业的收入规模。4器械+服务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千亿市场孕育广阔机会康复医疗需求旺盛,器械+服务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柳叶刀》研究统计,中国是全球康复需求最大的国家,年康复需求总人数达到4.6亿人。分疾病看,肌肉骨骼疾病患者数量最多,年达到3.2亿人,其次为感觉障碍和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人群分别达到1.4亿人和0.6亿人。由于康复医疗覆盖患者群体庞大,终端医疗需求持续旺盛。年我国康复医学科门急诊达到.7万人次,同比增长8.3%。5公告收购意向协议,转型大健康未来可期!仁和药业:仁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年11月,其上市公司前身系九江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仁和药业于年通过收购九江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主要从事胶囊剂、颗粒剂、丸剂、片剂、粉针剂、注射剂、栓剂、软膏剂等中西药品及健康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其中以优卡丹、妇炎洁、可立克、闪亮滴眼液等产品为其品牌主品。标签:医药制造,生物疫苗,收购,领涨,大健康

#看点一,收购7家标的,布局化妆品、大健康等产业

标的1:深圳三浦天然化妆品,以研发、生产化妆品、护肤护发用品、医疗器械、洗涤用品等为主并不断向大健康相关产品行业延伸及发展的生产型企业。根据仁和集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shandafosc.com/bklm/945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