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院祝小朋友们身

人们常用“百年老店”来形容一个企业的权威和信誉,成立于上世纪20年代的山东中医院儿科则可用“百年老科”来形容它深厚的医学沉淀。秉承百年来科室传承创新的精神,在雄厚的西医基础上苦钻中医理论,近年来科室主任王明月带领科室把患者的需求与科室建设、医院的发展方向结合起来,医院中,走出了一条中西医结合的儿科发展新路。

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山东中医药大学儿科医护人员用彩色气球装扮了病房,营造了节日气氛,并为小朋友们精心准备了儿童节礼物,祝他们节日快乐,早日康复!

(一)自创独门秘籍

中药穴位敷贴配方达十几种

乐乐(化名)今年虽才6岁,但却已有2年多的“打呼噜史”,医院检查发现是因腺样体肥大所致,医院都建议手术切除。家长一直在犹豫,希望找到既能治好疾病又不做手术的方法。家长听说山东中医院儿科治好了不少“打呼噜”的患儿,便来到王明月主任的门诊。

王明月接诊后,为乐乐开出了口服中药、消腺贴、消腺油“三管齐下”的治疗方案。治疗了1个多星期乐乐打呼噜的症状就缓解了不少,当治疗到1个月时,其家长发现乐乐即使感冒时也不会打呼噜了。“通过消腺贴、消腺油、中药口服的治疗,可以使90%的腺样体肥大的孩子避免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相关课题已在省中医局立项。”王明月说。

消腺贴只是由王明月主持研究的中药穴位敷贴配方中的一种,目前科室的中药穴位敷贴已达十几种,生长贴、抽动贴、睡眠贴,退热贴,风寒、风热感冒贴,风寒、风热咳嗽贴,喘息贴,脾胃1号贴、脾胃2号贴,鼻炎贴……小小的穴位敷贴如今已深受广大患儿及家长欢迎,成为儿科的一张闪亮“名片”。在科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室,护士长李茜正在制作穴位敷贴。一个个罐子里盛放着由治疗不同适应症的中药碾磨而成的粉末,粉末中再加入促进吸收的调和剂做成药丸,贴敷于相应治病穴位。“这些穴位贴经常供不应求,所以我们有时要加班制作出来,及时满足临床需求。”李茜说。

(二)开展中医适宜技术

让孩子享受绿色治疗

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就是儿科坚持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国家的中医复兴战略,王明月觉察到中西医结合也正是广大患儿健康的需求所在。于是,他重找出中西医结合书籍,开始了他“西学中”的历程,下决心为儿科的生存和发展,为患儿越来越高的健康需求,开辟更新的中西医结合之路。

在他的大力倡导下,近年来儿科的中药饮片使用率达到80%以上,此外还开展了小儿推拿、脐灸、三伏灸+三伏贴、耳穴压豆等中医技术。这些绿色疗法无创伤和毒副作用,减少了抗生素和静脉输液的使用,小儿易于接受,成本低廉、安全有效,对于缓解和治疗小儿感冒发烧、咳嗽哮喘、厌食偏食、积食便秘、遗尿尿频和生长迟缓等病症及增强孩子免疫力具有良好效果,深受家长的肯定和信赖。

“中医和西医在治疗疾病方面各有优势,两者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中西医的有机结合,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副作用,减轻家长的精神负担及经济负担,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王明月说。

来源:新时报

?THE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shandafosc.com/bklm/1155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