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遴选发布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形成全面客观反映期刊水平的评价标准。
为探索认定发布供我国科技工作者使用、供学术文献成果评价参考的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中国科协经过统一部署,遵照同行评议、价值导向、等效应用原则,中华医学会通过科技工作者推荐、专家评议、结果公示等规定程序,于今年10月15日,公示第二批临床医学领域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涵盖神经病学、耳鼻喉科学、眼科学、消化病学等9个方向。
神经病学领域总计遴选出70本中英文期刊,其中英文期刊59本,中文期刊11本,《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入选T3类高质量科技期刊。
项目介绍年9月25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家新闻出版署联合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发布了我国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试点成果,旨在推动国内外科技期刊的同质等效使用,引导更多优秀论文发表在我国科技期刊、增强期刊竞争力。中国科协经过统一部署,年起,选取6家全国学会首批试点开展了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发布工作。年,试点工作扩大到15家全国学会。
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的发布,推动同等水平的国内外期刊等效使用,体现应用实践类科研成果的应有价值,引导国内科技工作者将更多优秀成果在我国高质量科技期刊首发,突破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瓶颈,推动我国科技期刊进行良性可持续发展,推动建设适应世界科技强国需求的科技期刊体系,助推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下一步,中国科协将协调相关部门,推动中外科技期刊的同质等效使用,形成共同认定、共同发布、同质等效、共同使用的长效机制。
期刊基本简介《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创刊于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创刊的国内神经病学、精神病学领域内的专业学术性期刊,主要报道国内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科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新成果,介绍相关领域研究的新进展,推广先进的诊疗技术,组织专题学术讨论和召开国际性、全国性学术会议。《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设有专家论坛、论著、短篇与个案、方案与建议、罕见病专栏、述评、综述、疑难病例报告讨论等栏目。
刊号:CN:44-/R,ISSN:-
数据库收录主要有:
(1)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
(2)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3)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4)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年度)(含扩展版);
(5)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年版,年版,年版,年版,年版,年版,年版,年版);
(6)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科技精品期刊库);
(7)美国CA化学文摘;
(8)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收录;
(9)年入编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卫生图书馆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
获奖:
年被国家新闻和出版总署评选为“双效期刊”
年被选入“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
年获广东省优秀期刊提名奖
年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年、、年连续获得第二、三、四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年获第五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
年获广东省精品科技期刊
年获第五届广东省优秀期刊奖
年获第三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业务大赛优秀组织奖
期刊办刊特色品牌学术会议“国际神经病学中山高峰论坛”
自年开始,《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与医院神经科共同主办的神经病学中山高峰论坛,是获得医药卫生同道认同并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品牌会议,会议立足杂志编辑部主办单位的学科资源优势,做到向外延伸与向内挖潜相结合,吸纳优质稿源,推动我国神经系统相关罕见病的临床诊疗良好发展。
目前为止,共举办了22届国际神经病学中山高峰论坛。年,第二十二届国际神经病学中山高峰论坛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工商业联合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医学会、广东科技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多方支持,作为岭南科学论坛双周创新论坛系列活动之一进行开展。高峰论坛邀请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亚研究专家一百余人,参会代表余人,规模盛大。我刊通过论坛会议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学术会议进行青年学者科研论文比赛,大会共收集论文投稿百余篇。本刊主办的学术会议最终获得来自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南方日报、广州日报、信息时报、广东科技报、中国科学报、南方网、广州电视台、广州广播电视台、大粤网、科技记协等多家媒体报道,形成良好的学术影响传播力。
相关推文:第二十二届国际神经病学中山高峰论坛·圆满举行
特色栏目:罕见病专栏
自年1期,《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编辑部全方位推出“罕见病专栏”,开启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面、多样式的宣传模式。期刊每月定期发表2篇罕见病专栏文章,在“国际罕见病日”特殊医学纪念日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