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潮价投研究所药明康德CXO行业

钱潮价投研究所详情介绍及加入方式:正式成立,欢迎更多优秀投资人的加入!12月7日下午,钱潮价投研究所邀请雪球同心成城,对药明康德这家公司做了一个简单梳理,以下是本次会议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公司概述

药明康德成立于年12月,注册在江苏无锡,营运总部位于上海,公司起家于海外小分子新药研发服务,年公司在纽交所成功上市,后于年完成私有化进行业务重整,其中生物药CDMO业务剥离后成立药明生物,于年登陆港股市场,负责小分子药物CDMO业务的合全药业于年在新三板上市,年6月终止挂牌。公司主体于年在上交所上市,随后年底在港交所上市,形成目前的A+H架构。公司已经建立了从药物发现到临床前开发,临床试验及小分子化学药生产的贯穿整个新药研发过程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技术,成长为全球医药研发领域中覆盖全产业链的、排名靠前的综合新药研发生产服务平台。

一、发展历程二、股权架构

药明康德股权结构相对分散,投资者多为海内外知名机构。公司股权结构分散,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李革博士、赵宁博士、刘晓钟先生和张朝晖先生,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公司27.76%的表决权,此外公司投资者多为海内外知名投资机构。

三、主要业务

对应到药品开发全流程,如下图所示。药明康德的定位是打造“一体化、端到端”的研发服务平台。

随着公司一体化布局的持续推进,客户转化率持续提升,H1,客户使用多种服务收入占比达到85%,表明公司已经实现了较好的客户内部导流,产业链协同效应突出。四、客户结构

公司客户数量庞大,年公司共有客户多家,H1已达多家,占全球创新药企业数量的三分之一。与国内其他CRO公司相比,公司客户覆盖辉瑞、礼来、默沙东等全球排名前20的大型药企及各类新药研发机构,客户质量较高,同时公司客户粘性较强,至年上半年,公司前十大客户保留率保持在%,年上半年,公司来自于原有客户的收入占比达到94.5%,来自于新增客户的收入占比为5.5%,较高的客户粘性为公司的稳健发展奠定基础。

公司“长尾战略”的实施效果逐步体现,小客户收入占比提升明显。公司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客户占公司整体收入比重从年的40%逐步下降到H1的31.9%,而长尾客户贡献收入从年的36亿元增长到年的86.7亿元,复合增速达到34%,收入占比从年的60%提升至H1的67.3%,预计随着公司“长尾战略”的持续推进,长尾客户收入贡献将进一步加大。

五、人才优势

CXO主要依靠医药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服务,需要参与者具有化学、医学、药学、生物统计学等各类专业知识,某些职位还要求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整体来看,CXO是明显的人才密集型行业,加之资深专业人才紧缺、管理人员薪酬要求较高等原因,行业也形成了较高的人才壁垒。目前,从员工总数、员工质量、管理层资历以及员工激励等多个角度来看,药明康德均形成了突出的人才壁垒,竞争优势显著。

从员工质量来看,公司的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数超过人,远高于同行业水平,同时,公司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到84%,研发人员达到人,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高质量的人才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从管理团队来看,公司拥有具备全球视野及产业战略眼光的卓越管理团队,以李革领军的公司管理层团队拥有丰富的医药行业从业经历,具备较强的执行力及多年医药行业投资经验、管理经验、国际化视野并在中美两地生命科学领域有较高知名度。经验丰富、视野广阔的管理团队使公司得以在全球经济运行周期及医药行业整体发展趋势方面有独到而敏锐的认知。此外,领导团队也有具有高等学位和丰富工作经验的科学家,大部分曾工作在生物制药行业一线,并在各自专业领域拥有多年行业经验,优秀的管理团队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行业分析

一、行业定义

(一)定义

1.医药合同研发企业/CRO

ContractResearchOrganization,简称CRO:主要为跨国制药公司和生物制药提供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等新药研发合同研究服务。

2.医药合同定制生产企业/CMO

ContractManufacturingOrganization,简称CMO:主要为跨国制药企业以及生物技术公司提供医药产品规模化定制生产服务的机构。

3.医药合同定制研发生产企业/CDMO

ContractDevelopmentManufacruringOrganization,简称CDMO:主要为跨国制药企业以及生物技术公司提供医药,特别是创新的工艺研发及制备、工艺优化、放大生产、注册和验证批生产以及商业化生产等定制研发生产服务的机构。(二)医药研发的整个流程看CXO的服务内容(三)CXO的边界CRO向CDMO渗透:研发服务外包涵盖药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在药物发现、临床前等细分环节中,CRO企业亦深度参与到了制造过程中。CMO向CDMO渗透:商业生产外包企业为了获取更多商业化订单“流量入口”,提升研发能力以从更早期阶段拓展业务。二、行业驱动力(一)渗透率

1.研发成本上升与回报率下降的压力

新药研发成本持续提升已成行业常态,新药研发难度加大、推出新药的平均时间延长、新药研发成功率不断降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单个新药研发费用从早年的约1.8亿美元增加到当前近20亿美元,但累积成功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从21.5%下降到15.5%。随之而来的是新药研发投入回报率的持续下降。在新药研发环境逐步恶化的情况下,CRO成为降低新药研发成本的重要途径。大中型制药企业通过缩减开支、裁减研发人员、外包研发生产服务以应对困境;小型Biotech企业大多不具备支撑新药研发所有环节的能力,因此也需要CRO/CDMO的助力。

2.外包对于效率的提升

3.外包意愿提升与市场空间

(二)销售收入

(三)研发意愿

1.专利断崖现象

专利药的丰厚回报及专利到期压力推动药企加大新药研发

2.国内研发投入日益重视

(四)融资金额

对于小型Biotech来说,由于其现有收入利润不足以支撑研发开支,因此融资是其研发投入的主要资金来源,目前biotech在研药物数量占比远高于大中型制药企业,已是全球新药开发的主力。

(五)行业增速

全球研发投入维持于小幅稳定增长状态,叠加CRO渗透率提升,促使全球市场未来有望保持5%-10%增速。而国内创新药市场正处于景气度上行的阶段,无论是研发投入还是渗透率均处于快速提升的状态,驱动CRO市场高速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年我国CRO市场增速有所放缓,我们估计主要源于年较高增速抬高基数所致,预计未来3-5年我国CRO市场有望保持25%左右的复合增速。

三、中国行业中长期较快增长可持续

中国CXO市场能实现复合25%以上的增速,远高于全球市场5%-10%的年增长率,一方面来源于中国创新药市场的快速成长,另一方面中国正承接来自全球CXO的产能转移。全球产能转移趋势是我国CRO/CDMO成长的重要基石,从当前较多头部公司的收入结构来看,其海外收入占据着较高的比例,且增速均远高于全球市场平均增速。

(一)价廉

CRO作为一个偏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人力成本是其定价的重要考量指标。相较于海外,国内CRO企业人均薪酬显著偏低。

(二)物美

除了国内拥有足够多的“廉价劳动力”外,我国人才素质已达到足够高的水平。目前,国内本硕博人才供给已进入井喷期,国内高素质人才成本低、效率高、质量好,使国内的技术水平能与海外CRO龙头比肩。其中,药物发现阶段的CRO业务对人力成本的敏感度更高,转移速度更快。此外,近年来海归人才也已进入红利期,大批拥有丰富研发经验的骨干精英回国发展,为国内CRO行业繁荣提供人才基础。此外,近年来海归人才也已进入红利期,大批拥有丰富研发经验的骨干精英回国发展,为国内CRO行业繁荣提供人才基础。

四、产业链分解及竞争格局

整体情况:临床CRO占据一半以上的份额,国内药物发现CRO上升空间最大。

(一)药物发现CRO

1.整体情况

国际药物发现CRO:临床前研究CRO≈2:1,国内则为1:3。考虑到国内药物发现CRO中还有大量收入来自海外,国内药企投入药物发现的研发费用其实更少,但随着国内药企对创新药研究的重视,预计国内药物发现CRO市场的占比将会稳步提升,带来更高弹性。

招商研究所预计年中国药物发现的市场规模为亿元,复合增长率30%左右。

药物发现CRO是产业链条的源头,会为后面的环节倒流,这也是药明康德和康龙化成做一体化服务的最大的支撑。而中小CRO公司只能通过特色技术平台,在某个细分领域实现突破。

2.竞争格局

药物发现业务非国际CRO巨头重心,相对规模较大的是CRL,年的这部分业务为0.44亿美元,其他药物发现CRO多为规模较小的特色型CRO。

我国药物发现CRO企业有多家,CR%,药明康德一家占50%以上,集中度较高。

(二)临床前CRO

1.整体情况

临床前CRO主要是研究模型和服务、安全性评价等。实验动物为成本的重要组成(约30%),并要求具有“敏感性高、反应一致性和结果可重复性”的特点。

全球药物安全评价外包市场约45亿美元(SafetyAssessmentServices,包含生物分析,外包率55%+)——经过拆分估算,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外包市场规模约32亿美元。2.竞争格局

国际市场集中度高,CRL一家占据30%左右的份额。国内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昭衍新药占5-10%市场份额,是国内龙头。

由于生物药(特别是PD-1)的开发热潮导致猴资源短缺,昭衍新药、药明康德、CRL等公司均在布局猴场,重资产投入加猴子培育周期或进一步驱动集中度提升。

(三)临床CRO

1.整体情况

临床实验主要包括SMO(现场管理服务)、CDS(临床试验服务)和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等。

2.竞争格局

经过40多年的发展及并购,国际市场竞争格局稳定,CR5超过50%。国内行业分散度比较高,泰格医药市占率7.79%,是行业龙头。未来可离岸外包的数统业务或打开国际业务的天花板。

(四)生产CDMO

1.整体情况

将商业生产关节细分,可以看到前面研发环节外包比例较低,后面生产环节外包比例较高,特别是创新药原料药的生产环节。

据此,可以推导出CDMO的两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shandafosc.com/bknr/846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