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做患者的贴心医生记山东省优

张金国,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副院长,山东省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心功能研究会理事,济宁市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心力衰竭学会(HFSA)会员;曾就读于泰山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年3月—9月在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附属Montefiore医学中心心脏内科作访问学者。济宁市知名专家,自年毕业一直在临床一线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注重心血管病和心理疾病即“双心”治疗,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及各种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是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急危重症的救治;对各种病因所致的心功能不全病理生理机制、诊断、处理及预后评估有较深研究。

年5月18日,“医院心衰专病联盟”成立大会成功举办。张金国当选医院心衰专病联盟理事长,联盟充分利用平台优势,积极推进心衰规范化诊治工作;医院共享科研资源,提升整体学术内涵;做好每年的心衰专业省级以上学术会议,实现专科联盟信息平台远程病例会诊和病例讨论分享等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心衰患者。

近年来心衰发病率和复发率持续升高,济医附院心衰专病联盟旨在让心衰患者得到规范化的诊治,能够在第一时间按照指南进入诊治程序,得到最及时和规范的诊断治疗。作为“联盟”医院,济医附院将采取技术帮扶、人才培养、巡回医疗、双向医院开展合作,进一步规范心衰的诊疗及防治工作,提高对心衰患者的救治能力,实现联盟内优势互补,相互协作,共同发展,更好地服务广大心衰患者。

爱心温暖患者服务呵护生命

在患者的眼中,张院长是一位乐于帮助的人,凡是在心内二科住过院的患者都知道,无论大事小事,只要是病人出现任何不适的情况,张金国都会乐于帮助,甚至患者家属、亲戚、朋友、同学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只要张金国了解后都会给予一定的帮助措施,从未撂下摊子不管过。张金国的过人之处更在于他的医术上,医院一直在临床一线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注重临床药效学的研究,他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及各种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急危重症的救治;对各种病因所致的心功能不全病理生理机制、诊断、处理及预后评估有较深研究。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诊治了上万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确诊了大量的疑难病例,抢救了上千例急危重症患者。

张金国对科室人员的要求是“看一个患者,交一个朋友”,而交朋友的策略也让科室的患者与医生之间建立起初步的信任。虽然看过很多患者,但从来不会因为一个人的钱财或名望就改变行医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都是平等的,反而是家庭越困难、越从偏远地区而来的患者能得到多一份热情和同情。行医30余年,看了数不清的患者,也结交了五湖四海的朋友。说起因病而结交的朋友,有一个患者,至今让他难以忘怀,就是张启铮大哥,那要从24年前说起,张大哥因活动、劳累后出现胸闷、憋喘以“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收入院,张大哥因为要工作,病情拖到严重才来就诊,做的是体力活,所以入院时张大哥的病情十分危重,心功能很差,行动及生活自理都出现了困难,当时张金国还是年轻的科主任,收了位病情危急的患者,那时候的医疗条件可不像现在这么先进,如同接到“圣旨”一样,一刻不敢松懈,一边采取紧急救治措施,一边安抚家属,因张大哥一直在做体力活,病情进展速度,家属一时难以接受,张大哥抓着张金国的手说“求求你,救我,家里就我一人挣钱养家,我想等着孩子大大再走,谢谢”!简短的几句话,张金国记在心里,现在都记忆深刻。在科室人员的精心治疗护理下,张大哥病情稳定下来,不只是减轻胸闷憋喘的症状,体力也恢复了不少,但张大哥从此贴上了“心脏衰竭”的标签,当时判断是存活率不超过五年,体力活肯定不能做下去了。出院后张大哥还一直把张金国视为“咨询师”,经常咨询有关知识,不幸的这期间张大哥又出现了急性心肌梗死和大面积脑梗,生病期间大小事宜张大哥及家人都会听取张金国的意见及建议,他们的信任,让张金国不能辜负,这20年来他们从医生患者的身份转变成了朋友,电话、短信不只是病情,更多的是祝福和问候。直到年的一天,接到嫂子的电话,说张大哥去世了,很安详,很安静......,时隔多年,想起心里也会隐隐不舒服,不只是为死去的一位患者伤心,而是作为朋友的那种难过与惋惜。因为我为他传达的是一种战胜疾病的信心,是一种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幸福的人更加幸福的力量,我做的这些只是希望这个家庭会一直幸福下去。

技术解除病痛真情关爱患者

去年7月3日早上,71岁的贾大爷在儿子的陪伴下来到医生办公室和护士站,将绣着“白衣天使献爱心、精心护理见真情”的锦旗送到了护士长及医生的手中,向团队的全体医护人员表达最真挚的感谢。事情的起源要从贾大爷腹部疼痛说起,本以为是肚子不舒服,两天天后疼痛加重,速来附院急诊就诊,询问贾大爷发病前有感冒情况,经急诊科医生初步检查后直接收入心脏重症医学科监护治疗,贾大爷的病情进展迅速,短时间内出现心源性休克、肝肾功、呼吸衰竭,进一步检查确诊为暴发性心肌炎,该病是心肌炎中最为严重的类型,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死率极高。面对此时病悬一线的病情,贾大爷的家人给予积极的配合,心脏监护室刘宏生主任电话打给张金国院长请求技术支持,挽救贾大爷的生命,这时候时间就是生命,迟几分钟就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张金国立即赶到心脏监护室展开病情评估,第一时间组织专家讨论治疗方案,这时虽然已给予患者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强心升压利尿治疗,但病情持续恶化,生命危在旦夕,符合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ECMO)治疗方案,济医附院虽已有多例应用ECMO抢救暴发性心肌炎成功的经验,但面对一位合并多脏器衰竭的71岁老人,应用ECMO将会遇到新的困难和挑战。病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面对贾大爷家人的焦急与期盼,面对死亡率极高的疾病,张金国与刘宏生主任达成统一意见,在心内、心外科专家的全力支持下,一路绿灯,为患者实施VA-ECMO治疗。有了ECMO的辅助,患者的心脏负担迅速减轻,从恶性心律失常恢复为窦性心律,循环血压慢慢稳定。第二天,患者生命体征非常稳定。第三天、第四天......第七天,患者心脏在充分休息七天后,心功能恢复了,超声显示心脏收缩功能良好,终于,在慎重评估病情后,医生顺利地给贾大爷撤除了ECMO机器,从“鬼门关”里夺回了贾大爷的生命!在院期间,心内科给予贾大爷精心的治疗和细心的护理,解除老人的痛苦,分担家属的担忧,家属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用锦旗表达了感谢之心,赞誉之情。一个心脏肌肉大面积坏死的患者,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看到他慢慢好转,看到他开口说话,看到他露出笑容,这就是奇迹,生命的奇迹!

在张金国眼里,首先要懂得感恩,感恩自己从事了这样一份神圣的职业,我们是离天使和死神最近的一群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态度,就是对生命的态度,那么我们这份职业的感恩,就是对生命的感恩。

真知教育学生大爱奉献社会

30多年来,张金国不但热爱医生这个职业,同时也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作为一名临床教师,在临床教学工作中,他关心学生、乐于奉献,受到了学生们的爱戴。

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张金国将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前些年,病房一位来自农村的老年患者需要补充营养,孩子们不在身边,老伴儿陪他住院,不方便外出买饭,张金国就从自己家中熬来鸡汤;一位高龄患者病情太重离世,但患者生前嘱咐后事,让孩子们在自己离世后专门为张金国送来感谢信和锦旗……这些场景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使他们在获得业务知识的同时,得到了医德修养方面的培育和熏陶。张金国在课堂上教学活泼有趣,师生提问互动,结合大量临床影像资料及生动形象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的学生主动在课余时间去老师所在科室“加班”,看老师是如何诊断治疗患者的,加深对理论课的理解。张金国在科研工作方面同样成绩突出,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协作重大慢病国家注册登记研究《心力衰竭前瞻队列研究ChinaPEACE5p-HF》科技部国家科技十二五计划支撑项目;承担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等10余项,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实用新型专利3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医学专业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国循环杂志》《GENE》《JOURNALOFCELLULARBIOCHEMISTRY》等发表论文75篇,主编参编著作共15部。鉴于张金国在医疗工作和服务患者中做出的突出成绩,他入选首届“感动济宁”十佳人物,被山东省委组织部评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被济宁市政府评为“济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先后获得“山东省优秀医务工作者”“第二届山东省医师奖”等荣誉称号。善待患者、善待学生、善待同事和周围的每一个人,张金国用一颗朴实无华的爱心,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已过天命之年的张金国,对儒家仁爱思想、医学人文关爱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和理解,他正通过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浇灌和培育着医者的圣洁、爱心之花,为患者铺设和构筑着一条通往幸福和快乐的健康之路。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shandafosc.com/bknr/578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