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饮片处方用名规范等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怎样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为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求的团体标准,加快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进程,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组织了团体标准发布审查,专家对《中药饮片处方用名规范》等7项团体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进行论证,经过专家审查同意该7项团体标准发布,公示期间意见已处理。经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告。

1.《中药饮片处方用名规范》

(项目负责人:唐进法、孙洪胜;承担单位:河南中医院,山医院)

中药饮片是中药临床应用的主要形式,处方用名是临床医生开具中药饮片处方时应使用的规范名称,但目前饮片名称混乱现象较为普遍,不仅不利于中药饮片的药品管理,还可能导致调剂差错,用药失误等,医院中药饮片名称不统一不规范,也影响学术交流和异地就诊。本标准基于药典和中药学教材、医保品种目录以及全国28家省市中医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目录的调研结果,纳入种常用中药饮片为本标准的收录范围,规定了中药饮片处方用名的命名原则,并对其处方用名进行了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用名规范的编制,使中药饮片处方用名成为中药饮片管理、处方开具的唯一名称,是解决中药饮片名称混乱的必然措施,也是对中药学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对于促进中医药的学术交流及标准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此部分内容由项目组提供)

2.《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

(项目负责人:曹俊岭,李学林;承担单位:北医院;河南中医院)

中药饮片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但目前为止尚无指导其合理应用的规范性文件,使中药饮片的临床合理使用无法可依,严重阻碍了中药饮片产业的健康发展,制定一套科学的体现中医药特点的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势在必行。本标准基于中医药理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研究成果,采用文献研究和专家共识法制定。内容包括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原则、处方书写要求、名称书写及品种选择要求、剂量规范要求、药味数要求、麻醉中药饮片的使用管理、特殊人群使用注意、药物联合应用使用注意、用法选择要求、制备临方制剂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该标准的发布与推广,将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合理应用中药饮片,提高中药饮片临床应用水平,为中药饮片处方审核与点评工作指引方向,进而促进中药饮片行业的健康发展。(此部分内容由项目组提供)

3.《中药配方颗粒包装规范》

(项目负责人:刘瑞新、唐洪梅;承担单位:河南中医院,广州中医院)

中药配方颗粒是中药临床用药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中药饮片的重要补充。近10年来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处于持续高速发展阶段,然而不同生产厂家中药配方颗粒包装标准各不相同,给调剂和使用带来不便,且严重制约了智能自动化调剂设备的应用以及行业的整体发展。年以来,随着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结束以及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的分批公布与实施,对其包装标准进行统一更加势在必行。本项目在调研现有中药配方颗粒包装企业标准基础上,广泛收集中药应用领域专家学者、配方颗粒生产企业意见,结合智能自动化调剂的标准化需求,确定技术指标,起草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推广应用将会使配方颗粒的管理效率得以大幅提升,基于该标准实施后的智能自动化调剂设备的应用将会进一步提高配方颗粒的调剂效率和调剂质量,缩短病人候药时间,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将有力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为生产企业包装选择和中药配方颗粒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和指导。(此部分内容由项目组提供)

4.《中药饮片处方应付规范》

(项目负责人:邹爱英、孙洪胜;承担单位:天津中医院,山医院)

处方应付是中药调剂工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历史原因、地域差异、学术差别等因素,各地区在用药习惯上存在差异,其处方应付各不相同,从而出现多配、少配、错配或与医生处方用药意图不符的现象,不能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和中医药传承。因此,有必要对中药饮片处方应付进行统一,使中药饮片处方应付工作更加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但目前,国内外尚无中药饮片处方应付标准的制定。鉴于此,邹爱英教授、孙洪胜教授、李学林教授、曹俊岭教授等发起,组织相关领域内专家编写《中药饮片处方应付规范》,旨在保障医疗安全和临床疗效,为医师、中药饮片调剂人员开具或调剂中药饮片提供参考。(此部分内容由项目组提供)

5.《中药饮片包装规范》

(项目负责人:唐洪梅,曹俊岭;承担单位:广州中医院;北医院)

中药饮片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重要物质基础,其质量与疗效密切相关。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中药饮片广泛存在包装规格设置不合理、包装材料与药品相容性不符、包装透明面积不足、标签内容简单、装量差异不符合规定等情况,直接影响中药调剂和饮片质量,存在安全隐患。为改善中药饮片包装质量,医院药学分会联合多学科专家经历长时间论证、广泛征求意见,从中药饮片的包装材料、标签、包装规格、色标、封口、装量差异等方面制定了标准规范。本规范适用于中药饮片的生产、验收、储存、养护、调剂等环节,其制定和推广对保证药品质量、保障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此部分内容由项目组提供)

6.《中药汤剂煎煮规范》

(项目负责人:杨新建,陈树和;承担单位:天津市医院;医院)

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形式,汤剂质量直接影响中医临床疗效,而影响中药汤剂煎煮的因素复杂,中药煎药的规范性直接影响中药汤剂质量。中药汤剂煎煮规范通过实验验证,进一步规范中药汤剂煎煮的材料要求、煎药器具及设备要求、环境要求、人员要求、煎煮操作、质量控制等与之密切相关的因素,对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推广中药汤剂使用,保证汤剂煎煮质量及患者用药安全至关重要。本规范对中药汤剂煎煮过程中各影响因素提出明确要求,为医疗机构医师开具医嘱,药师调剂中药处方、用药交代、指导患者自行煎药等提供标准和依据,对实际操作具有指导意义,便于指导人们科学化煎药、节约中药资源,保证用药安全,进而推动行业整体发展。中药汤剂煎煮规范的推广应用,对确保中药饮片煎煮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亦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部分内容由项目组提供)

7.《中药饮片临方炮制规范》

(项目负责人:陈天朝,姚毅;承担单位:河南中医院;医院)

中药饮片临方炮制是指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中药饮片的自身性质和特点,为提高调剂、煎煮与制剂的质量及效率,满足临床(特殊)需求,对中药饮片进行加工的一项制药技术,是常规炮制的有益补充。但目前尚缺乏统一的临方炮制方法标准及明确的炮制品质量标准。随着《中医药法》等政策法规对临方炮制的鼓励实施,建立中药饮片临方炮制规范具有紧迫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规范在调研医疗机构临方炮制现状基础上,广泛收集中医药学专家、学者、医师、药师意见,结合中药饮片智能调剂、煎煮的要求,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起草。内容包括中药饮片临方炮制的术语与定义、环境及设施要求、人员要求、临方炮制方法、质量标准等。规范的推广应用将为全国中医医疗机构和中药饮片零售企业的临方炮制提供依据,使临方炮制更加规范,临方炮制水平显著提高,临方炮制品的质量更加稳定,中药饮片的供应更加丰富,将有力的推动传统中药炮制的传承创新。(此部分内容由项目组提供)

标准化办公室发布

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

-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shandafosc.com/bkls/11218.html


当前时间: